第5章 草原上的大山(1 / 2)

我正低著頭挨砸時,發現地下有個被土掩埋了一半的破臉盆,那可能是鹽業工人丟棄的。我把臉盆從地裏拽了出來,倒掉土後,把臉盆扣在了黃曉雪的頭上,她又把臉盆扣在了我的頭上。

冰雹和雨落在了臉盆上,頭不再疼。可是,冰雹和雨點敲擊臉盆的聲音,就像抗日電影上民兵、遊擊隊為了嚇唬日本鬼子,在鐵桶裏點燃了鞭炮冒充機槍的響聲,那聲響震耳欲聾,讓我頭昏腦脹,眼冒金星,渾身無力起來。就在支持不住時,冰雹停了,雨也小了起來……

回到兵站後,我們幾個都變成了“小落湯雞”,我的腦袋上被冰雹砸的布滿了大包小包。父親把客房的爐子點著了(西北的爐子夏天是不撤的,氣溫下降時隨時生火取暖),找了一些伏茶、薑片、荊芥、花椒,加點鹽放爐子上煮茶水,想讓我們喝了出汗,以免感冒。

在西北,人們喝的茶大部分都是伏茶。這種茶是熱性的,驅寒去濕、助消化。高原上海拔太高,水燒到七十度就開了,根本泡不開茶,隻能煮茶,當地叫做熬茶。一般情況下,煮茶時隻以鹽作輔料,茶水煮出來很好喝。父親放了這麼多東西,那茶水就變成了“中藥茶”,是為了防止我們感冒的。那時候還小,不愛喝茶。但父親不管這些,茶煮好後,就讓我把黃曉雪他們幾個都叫了過來,一人一大碗。父親在那兒看著我們喝,誰也不敢不喝。喝完茶後,我們幾個都出了一身汗,結果我們幾個誰也沒感冒。

雨下了一晚上也沒停,第二天早上還在淒淒瀝瀝地繼續下著。住在兵站的人們都很焦急,都想早些趕路。可是前麵有一段路正在維修,經雨水浸泡,就不能通行了,我們要等雨停了才能繼續趕路。

兵站那天的早餐是麵條,媽媽把飯買回來後給我盛了一碗。我正準備吃時,媽媽說:“兒子,你先別吃,先供老天爺,讓他把雨停了,咱們好趕路。”也不知媽媽是在開玩笑還是真的,但我當真了,我盼著雨趕快停了,早點到我們的新家。

我找了塊兒硬紙板,將它鋪在了門口,然後把那碗麵條擺在了上麵,接著就跪了下去。望著陰沉沉的天,我對“老天爺”說:“老天爺,你行行好吧!讓雨停了,讓太陽出來吧!讓我們順利趕路吧!這碗飯敬給你了,請你享用吧!”說完就磕頭搗蒜的又祈禱了一陣。

弄完這一切,我把碗端了起來,又對“老天爺”說:“你吃飽了吧,該我吃了。”隻幾口就把麵條全吞進了肚子裏。

我扭過身子準備去放碗,發現黃曉雪、胖翻譯和藍菜花都站在我身後,他們看完了我的全部“祈禱”儀式。黃曉雪她們倆在那兒抿著嘴譏笑我,胖翻譯對著我喊:“迷信罐罐,牛皮閃閃。”我舉起碗,裝作要砸胖翻譯的樣子,他轉身逃跑了。

大約在九點的時候,我正在和胖翻譯扳手腕,黃曉雪走了過來。她給了我一個眼神,用手指了指門口,讓我往外看。我和胖翻譯同時把目光移到了門口,我們看到了一縷陽光!天晴了,太陽出來了!

我們跑到了門外,天空中的烏雲已經變成了大朵的白雲,雲兒正你追我趕地朝天邊跑去。百靈鳥也飛上了藍天,一邊追逐白雲,一邊歡快地唱歌。

一個小時以後,黃曉雪我們幾個正在外麵玩耍,父母招呼起我們,要啟程了。

不一會兒,那輛大客車率先駛出了兵站,胖翻譯和我們乘坐的汽車也一前一後駛向了公路。

雨後的草原,空氣格外清新,牧草更加鮮嫩,天空一片湛藍。迎著濕潤的空氣、嗅著青草的香味,我們的車歡快地朝前奔跑著……如順利,今天我們就可以到達新家。

我們的前麵,還有一座高山,翻過這座山,就離曲東農場不遠了。

前麵這座山叫做青柏山,聽說是路途上最高的一座山,上麵有常年不化的積雪,生長著雪域高原上的仙草雪蓮,奇花雪菊。那裏還居住著冰峰神鳥雪雞,棲息著攀岩能手岩羊……

那山都是由青色的岩石組成,山上長滿了挺拔的柏樹、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灌木,人們就給它起了個形象的名字——青柏山。

我盼望青柏山早點出現在我的視野裏,可是眼前都是山,它們高低不一、大大小小參差不齊的排列著。就像神話故事裏描寫的那樣,每座山上都飄著一團團、一片片厚薄不一的雲和霧,那裏就像是仙境,好像住著神仙。有的山隻露出了山尖、有的山隻露出了胸脊、有的山隻讓你看到山腳……它們在我的視線裏,若有若無、若即若離。眼前的山,好像你一伸手就可以抓住,可是,汽車跑得這樣快,卻總也到不了山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