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水米不進,不數日,終於醒來,隻對左右說了一句:“公瑾何在?”便昏厥過去。如此三數日,每日單問周瑜來了沒有,藥石無效。一日忽然口吐鮮血數鬥而亡,竟然來不及指定繼承人。
又過了數日,周瑜率領三千人馬趕了過來,得知孫策身隕,不由得放聲大哭,所帶軍卒,無不悲泣。
又過了三天,韓當見周瑜地情緒有些緩和,便迫不及待的道:“大都督,主公身隕,實在是可悲。所幸殺手盡已伏誅。為今之計,當使二公子接替吳侯之位,整備兵馬,防禦外敵。”
周瑜冷冷地道:“這件事不急。我此次回來,為地是查清楚究竟是誰害了吳侯。由誰來統領江東,待我揪出真正的凶手之後再說。”
韓當一驚,喃喃自語,不知道說什麼好。
眾將都從周瑜的話裏聽出些別的意思,不由得暗自猜測,有些人還不時的打著眼色。
這時。一旁的孫權說話道:“大都督,仲謀雖然愚頓。但也知道是非。殺我兄長地人自稱許貢家仆,想來是許家地門客。可我不知道大都督還有什麼不相信的?現在外敵對江東虎視耽耽,淮南袁術,素有稱霸之心,他擁兵二十餘萬,已無發展空間,隻能向江東發展。如今江東遭逢大變。隻怕他不日就會派兵南下。可大都督為什麼還要糾纏一些已經明了地事情呢?難道大都督想要毀我父-兄之心血於一旦嗎?”
周瑜冷冷的看了孫權一眼,沉吟不語。
孫權繼續道:“現在我們內部不穩,正應該抓緊時間,穩定地方,而後修築城防,防備外敵。現在的形式已經很危急了,如果不抓緊時間,待呂布和曹操。劉備和劉表分出勝負,我們還有準備抵抗的時間嗎?”
周瑜沉吟良久,仿佛下定決心一般,咬牙道:“我有幾件事不明白,還請二公子明示。”
孫權的嘴角抽動了一下,點頭道:“不知道大都督所問何事?權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周瑜恨聲道:“吳侯打獵之事應該沒有多少人知道,而打獵地地點更是偏僻。刺客是如何得知?刺客乃許貢家臣,許貢死後,吳侯一直沒有放棄對其家人的追捕,這些日子他們藏到哪裏?為什麼能躲過天羅地網!更為關鍵地是,刺客是怎麼到山上去的!難道我們江東的士兵都是吃軟飯的不成?”
眾人無不變色,顯然周瑜地話,問到了點子上。
孫權尷尬的咳嗽了幾聲道:“想來許貢一家還有餘黨,請大都督放心,我已經派韓當負責這件事了。隻不過在暗中進行罷了。大都督不必為這件事擔心。至於他們如何知道大哥去打獵。這定是府中小吏心存歹意,被宵小收買。我若查出,定斬不赦。”
周瑜眉毛一揚,還想再說什麼,沉思良久的黃蓋在一旁開口道:“還請大都督以大局為重。”
周瑜一下子沉默了下去,過了好一會,才情緒低落的道:“如此,就麻煩韓將軍了。二公子,江東就交給你了。”
孫權微微點頭,眼中卻閃過了一絲別樣地目光。
孫權繼任吳侯後,立刻派人向袁術上書,表達了自己的臣服。同時致信劉表,表示願意簽定盟約,共同對抗北方的威脅。力爭在外交上取得優勢。
在政治上,他大力拉攏士族和門閥,采取分化的手段,利用韓當追查案件的機會,將一些不配合的家族連根拔除。而親近自己地大族,孫權則任命他們地子弟為官,並委以重任。同時極力維護他們在江東的利益,他這項舉措,迅速得到江東豪強地支持,他的位子也坐穩了。
在軍事上,周瑜繼續練他的兵,同時任命程普為副都督,屯兵夏口,防備劉表。同時以韓當、黃蓋為將,率領二萬人馬,征伐山越部族。投降的重賞,反抗的滿族誅殺,總之,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極大的成果。在維護地方穩定地同時,孫權任命心腹愛將周泰、蔣欽派到周瑜手下任職。
周瑜對孫權派來地將領一點都不在乎,任由他們去鬧。他知道,自己已經錯過了查清事實真相的最好機會。
不過錯過了又有什麼不好,如果真地是他,難道還殺了他給孫策殉葬不成,何況江東這個樣子還經得起折騰嗎?如果有機會的話,自己會弄清楚的,眼下,還是以大局為重吧。周瑜恨恨的想著。
孫策的死恨快就傳到了各路諸侯的耳朵裏。就像一隻扇動翅膀的蝴蝶一樣,孫策的死,帶來了一場風暴。江東勢力的重新洗牌,很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除了呂布和曹操,別人的手都慢了下來,他們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