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荊襄之亂(1 / 2)

劉備大軍鋪天蓋地,聲勢甚是駭人。單從兵力上而論,劉備還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可這些部隊並不比劉表的五萬人馬強多少,畢竟雙方從裝備上,以及天時、地利、人和各個方麵有著不同的差異。

劉備心裏實在沒底,他知道敵人有多強大,他最恐懼的還是劉表在荊州深厚的人脈,經營了這麼久的地盤,要說他和士族、門閥的關係不好,沒有人會相信。即使自己暫時趕走了他,能在這裏站住腳嗎?雖然單福說得把握十足,但他新來投奔,不知道才能如何,萬一他隻擅長空談怎麼辦?劉備感覺自己從來沒有這麼矛盾過,他究竟該怎麼辦?

單福心中很有把握,他自認為很了解劉表,劉表已經老了,安逸的生活已經磨滅了他的鬥誌,磨平了他的棱角,他不再任人為賢,隻知道任人唯親。更何況他的墨守成規、故步自封的舉動,已經使一些士人和門閥喪失了對他的信心,現在,就是終結他統治的時候了。

劉表相當憂慮,他感到自己的頭發都白了好多,這是憂慮的結果。他到現在為止,還分不清劉備是忠是奸。他有些時候也在想,他當初如果聽從蔡瑁的意見,會不會有今天這些事。可是天意難測,自己又怎麼會知道今日的結果呢?劉表沉吟片刻,突然又歎了口氣,也許玄德真的是來幫助自己呢?大家同為漢室宗親,同室操戈這種事。想來聲譽一向良好的劉備是不會做地。

蒯越可不這麼想,他是一個很現實的人,現在曹操無暇南顧,孫策又要防備淮南,這是劉備動手的最好結果,試問一個要餓死的人,麵對一大塊誘人的蛋糕。他會怎麼做?是放棄,還是吃掉?正義和道義。在這個時候是最不值錢的,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他知道劉表還在猶豫,可這個時候他還在猶豫什麼呢?如果他還執迷不悟,為了家族地利益,自己也隻好舍棄他了。畢竟自己需要維護的,是整個蒯氏宗族地利益。

蔡瑁現在很憂慮,自從自己在淮南大敗。劉表就一直對自己很有意見。如果不是自己的妹妹嫁給了他,自己的頭顱怕是早就給拿去號令三軍了吧。誰說獅子老了就不是獅子,他照樣可以吃人。眼下自己該怎麼辦?劉備大軍逼進,而此人素有仁德之名,萬一城中的人受他的鼓惑,裏應外合,打開了城門,那自己……蔡瑁不敢再想下去。結果實在太恐怖了。這不是他能承受得了的。可自己又沒有別的退路,誰讓自己把妹妹嫁給了劉表呢?現在自己和他是一條線上地螞蚱,誰也跑不了,除了死保他之外,又有什麼好辦法呢?

劉表終於有些耐不住了,再次召集群臣。商量對策。

伊籍很憤怒的道:“主公,我奉您的命令,到劉大人那裏探聽虛實。劉大人是為了抵禦江東孫策才到這裏來的。如今主公又要對付幫助自己的人,難道不是陷自己於不義嗎?”

一直都努力使自己保持低調的蔡瑁再也忍不住了,他猛的跳了起來,指著伊籍的鼻子道:“試問荊州境內,誰不知道你和劉備交好,你地話,讓主公怎麼能信,我懷疑你賣主求榮。主公。可立斬此人,然後整頓軍馬。迎戰劉備。”

伊籍勃然大怒道:“荊州之所以有今天的這種困境,都是你這些無能之輩弄的。如今又汙蔑我背叛主公,要挑唆主公對付劉玄德,毀壞自家長城,你到底是何居心?”

蔡瑁何時受過這等氣,猛的衝上前道:“劉備一個小人,區居小城,掌握大軍,又不服從主公調遣,在荊州又四處收買人心,分明有不臣之心。如此賊人,怎能信任?你說他來幫助主公抵禦孫策,那為什麼主公要他就地紮營,他不肯聽?你說,這不是心存歹意,是什麼?”

伊籍眉頭一皺道:“十數萬大軍,所費糧草甚眾,既不肯支援糧草,又要讓他們就地駐紮,你讓他們喝西北風嗎?就算劉玄德沒有反心,他手下的將領又怎麼安撫?怕是也讓你逼反了。”

劉表見二人吵得不可開交,不由得怒道:“夠了,你們有完沒完?你們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主公?一天到晚就知道吵吵吵!都給我坐下。”

蔡瑁和伊籍恨恨的對視了一眼,各自回坐,眼中都有不平之意。

劉表見安撫了二人,鬆了口氣,扭頭問蒯越道:“異度,你怎麼看?”

蒯越沉吟片刻道:“主公早有決斷,又何必問我呢?主公隻要按照自己地意思辦就好了。”

劉表眉頭一皺,心中罵了句“滑頭”,嘴上卻道:“我還是想聽聽異度的意見。”

蒯越歎了口氣,終於決定還是幫劉表一把,他歎息道:“劉備應該心存歹意,要不然他也不會在這個微妙的時間來這裏了。現在無論是曹操還是呂布,這兩個最強大的諸侯都騰不出手來,奪取荊州,還有比這個時間更適合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