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二)(2 / 2)

王垕不再多言,轉身出帳坦然受刑。

曹操吩咐將王垕頭顱懸掛高竿,出榜曉示:“王垕故行小斛,盜竊官糧,謹按軍法。”軍心始平。曹操又暗中派人收取王垕屍首,厚葬不提。

次日,曹操傳令各營將領:“三日內如果攻不下壽春,全部斬首!”

為了鼓舞軍隊士氣,曹操親自到城下督促眾軍搬土運石,填壕塞塹。城上矢石如雨,有兩員裨將畏避而回,曹操掣劍親斬於城下,秦自下馬接土填坑。曹軍士氣大振,大小將士無不向前。

楊大將見北門危急,親自率領精銳將士萬人支援。這一萬人,裝備的都是從呂布那裏買回來的盔甲兵器,端的是厲害非常。曹軍將士的兵器多被削斷,曹軍損失慘重。

楊大將遙望城下一人紫袍金盔,在那裏接土填坑。對雷薄道:“將軍立功的時候來了,此人必是曹操。”

雷薄見了,立刻調集弓手百人,一起射箭。

曹操親衛大驚,慌忙舉盾遮擋,城下略顯混亂,曹軍氣勢稍沮。

楊大將立刻派陳蘭率領三千人馬出城,衝入曹操軍中。曹軍大將多去保護曹操,軍卒措手不及,被淮南兵馬驅散,眾軍大亂。

陳蘭率領人馬往來衝突,驅趕敗兵,也不纏鬥,隻是使曹軍自相踐踏。

曹操見手下軍卒抱頭鼠竄,不由得勃然大怒,親斬數人,親兵一起動手,斬了百餘亂軍,方才穩定住形勢。待要追擊陳蘭,陳蘭已經退進城中去了。想要再次攻城,軍隊士氣已泄,隻好恨恨收兵。其他三路,魏延心生懈怠,任由蔡氏宗族胡亂指揮,空費軍力,毫無戰果。劉備心存應付,根本沒有認真攻城,手下軍卒在城下隻是遠遠呐喊,並不攻城。守將樂就也猜到劉備心思,並不出戰,隻是堅守。孫策大軍多驍勇之士,多次攻上城頭,但梁剛利用人海戰術,一次又一次的壓了回來,倒折了不少人馬。

楊大將見聯軍勢大,知道壽春不可久守,慌忙修書,派人潛出城去,一路去沛城,命韓暹、楊奉出兵,騷擾曹操後路。一路直奔雍州,去見呂布,請他出兵救援。

韓暹、楊奉接到書信,二人商議良久,盡起城中人馬,約有二萬之眾,殺奔淮南。

徐州牧陳登得知後,立刻派人飛馬稟報曹操。

曹操糧少,壽春又久攻不下,幸得徐州運來糧草二十萬擔,勉勵支持,但又恐日久不濟,於是令親兵殺俘,熏製成肉幹,以資軍用,得知韓暹、楊奉派兵騷擾自己的後路,當即派遣於禁、李典率領軍馬三萬,前去迎敵。

於禁對李典道:“賊人勢大,我軍兵力並不占優,為今之計,不如左右埋伏,攔腰而出,讓其首尾不能相顧,大事可成。”

李典深以為然,二人分兵埋伏。

卻說韓暹、楊奉率領人馬,奮力趕往壽春。忽然喊殺聲四起,伏兵盡出,韓暹、楊奉大驚,慌忙率兵分頭抵禦曹軍。

韓暹戰於禁,楊奉戰李典。

韓暹本不是於禁的對手,手下兵卒又自相踐踏,心中焦躁,被於禁一刀砍倒。那邊李典一槍戳死楊奉。曹軍大勝。

聚攏大軍,李典對於禁道:“丞相現在所憂慮的,不是敵人勢力龐大,而是擔心糧草不濟。沛城頗有錢糧,你我二人何不趁勢取之,得其錢糧,以資軍用,為丞相分憂?”

於禁大喜道:“我正有此意,不想公與我不謀而合。我們當遣軍速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沛城。”二人商議已定,督促眾軍,急行奔沛城而去。同時令一小校,率領三千人馬,將俘虜和繳獲的輜重押送到大營。

一行人行動甚急,待到沛城三十裏處,於禁令眾軍少歇。忽然喊殺聲大起,無數騎兵殺了過來。於、李二人大驚,慌忙披掛上馬,但見所來之兵,打得盡是秦軍旗號。

於禁大驚道:“是秦軍?他們還是來了。”

李典也著了慌,急切的道:“文則快走,徐州怕是不保,快回大營。”

二人慌忙撤軍,不想前麵一彪軍擋住,為首一將,手持烏纓點鋼槍,卻是秦軍大將文醜,於、李二人素知其勇,不敢交戰,落荒而走。文醜也不追趕,隻顧搶奪馬匹,俘虜兵卒。

於禁、李典走不過三裏,又一彪軍殺出,為首一員小將,卻是徐盛。手下數千兵卒,耀武揚威,截住去路。

曹軍雖然兵多,但早就折了銳氣,兵無戰心。於禁咬牙出戰,李典則領兵衝突而去。於禁和徐盛戰了十數合,賣個破綻,讓過徐盛,轉身就走,追李典去了,徐盛兵少,也不追趕,隻是圍剿殘兵。

於禁、李典當真是人不離馬,馬不離鞍,落荒而走,直奔曹軍大營,見曹操去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