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知道憑自己再勸也是無用,隻得順著她的話點頭道:“確實查到一些……我設法找到一個當年在太後宮中做事的老宮人,從她那裏得知當年先帝最後一次出征之前,曾與太後有過幾次激烈的爭執。”
“當時先帝動了極大的怒氣,除了太後宮裏的人之外,其他宮裏不少太監、宮女都成了先帝出氣的對象,那時宮裏人人自危,一個不小心就要丟了性命。”
“直到先帝昭告天下準備出征前的三四天左右,太後率先給先帝服了軟,先帝才收斂了怒氣。這個老宮人曾經在教養小宮人的繪春所做事,機緣巧合曾照顧過一個同鄉的小宮女。”
“那小宮女是個聰慧的,後來被一路提拔到太後宮中做了個一等宮女,她感念舊情,便趁著自己站穩腳跟後將那老宮人也調到了太後宮中做些清閑的灑掃夥計。”
“按照老宮人的說法,太後是個仁慈的人,隻先皇因為對其寵愛,是以常常留宿中宮,這便每每讓她們這些近身伺候的宮人心驚膽戰,小宮女偶爾會跟老宮人抱怨幾次。
“她說有一回那小宮女曾同她提起過,就在帝後和好的前兩天,那人確實特意求見過幾次太後,尤其最後一次來時,太後甚至破天荒的屏退左右,兩人在殿內密談了將近一盞茶的功夫,那人才離去。”
“那老宮人將這事聽進了心裏,她直覺此事恐怕是禍非福,便力勸小宮女防患未然,盡早抽身,但那小宮女對太後十分忠心,再加上以她當時的身份,的確也不能說走就走。”
“所以小宮女便不動聲色的將老宮人再次調到了其他宮裏,等小宮女安排好這一切後,先皇已在大軍開拔當日病倒,不足十日便猝然而逝。”
“之後太後停止了一切先皇對外征戰的決定,休養生息,並一力輔佐當今皇上登基,等一切塵埃落定便追隨先皇而去,太後宮中幾個得臉的心腹宮人也被皇上下令陪葬,這前後加起來不足三個月……”
沈嬤嬤聽著這則關係重大的皇室密聞,神情分外肅然。
“所以姑娘認為,先皇的死不但與那人有關,而且其中還有太後也一並參與進去了?”
女子沉吟道:“那人有膽子加害先皇,我並不覺得驚訝,隻是太後……我雖與她相處時間不多,但她給我感覺確實符合外界對沈家之人的評價!”
“她全然不似一個處心積慮、貪戀權勢之輩,更不似現在的皇上為人冷漠刻薄,甚至可以說,如果皇上能多像這位太後一點的話,天楚可能也不至於是如今這副局麵!但是……”
女子話音一轉,又逐一分析道:“當時的天楚在先帝的鐵腕治理下,其實內患重重,即便不是敗在四處樹敵打仗的路上,便也難逃民憤內亂之憂,如果太後是基於這樣的立場,大義滅親也不是不可能。
“更何況她身為一位母親,皇上當年身為太子時,不曾有半點過錯便一直被先帝軟禁在東宮裏,叫闔宮上下暗中嘲諷譏笑,如果是為了皇上,她一時鋌而走險也說得通的!”
女子知道憑自己再勸也是無用,隻得順著她的話點頭道:“確實查到一些……我設法找到一個當年在太後宮中做事的老宮人,從她那裏得知當年先帝最後一次出征之前,曾與太後有過幾次激烈的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