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晉陽公主的侍女說:“公主殿下尚有其它事情要辦,不想見你,你還是請回吧。”
這個梅花內衛的首領聞言,有些不悅,心道:“這個晉陽公主倒不是個好相與的呀。”轉念一想隻要知道紫微星劍在王仙客手中,又拿到了他的獨生兒子,事情就好辦了,稍微費一些周折也無所謂。於是就率領手下眾人帶著金剛奴離開了太平公主府。
金剛奴被梅花內衛帶入了紫微城太初宮,在一個偏僻的宮殿中被好吃好喝的招待了起來,隻是不得自由。可不過沒多久,金剛奴就感覺到頭痛欲裂、四肢無力、然後渾身發起熱來,可金剛奴卻硬挺著,沒有吱聲,隻是實在熬不住就躺到了床上咬牙不出聲。原來金剛奴昨夜偷偷跑出太平公主府邸,時下剛剛入春,天氣乍暖還寒,金剛奴吹了一陣冷風,又被排水溝裏邊遇到的那隻土狗一通驚嚇,本來身體病弱的他風寒入體,今日一早就發起了燒。結果外感的風熱又引發了他前些日子剛剛沉寂下來的焚血咒,導致本來應該在將近三個月後才會發作的焚血咒提前發作了。
梅花內衛派來伺候金剛奴的宮女也照顧得十分用心,沒多久便發現了金剛奴精神萎靡,麵色潮紅,似乎是生病了,伸手在金剛奴額頭上一摸,隻覺金剛奴的額頭燒的燙手。又輕聲呼喚,可這時金剛奴已經意識淺薄、將近昏迷,自然是不應。
那個宮女急忙叫來另一個一起服侍金剛奴的宮女。二人一個去拿了毛巾,在水盆中打濕,擰掉多餘的水,把濕毛巾敷在金剛奴的額頭上,為他解熱降溫。另一人急忙去向看護金剛奴的兩個梅花內衛稟報。
兩個梅花內衛接到金剛奴生病的消息頓時覺得十分麻煩,他們知道這個孩子十分重要,上峰吩咐他們對這個孩子嚴密保護,不能出了差錯。如今孩子生病了,他二人也是手足無措,又不能隨便做主請醫生給金剛奴醫治。二人一番商量,立刻決定向上峰稟報這件事。
二人的上峰正是之前那個背著雙刀,麵色冷峻的中年女子。她聽看守金剛奴的梅花內衛稟報說金剛奴忽然生了風熱,高燒不退,也覺得十分棘手。可是為這件事驚動聖後又沒有必要。聖後已經把奪取紫微星劍的事全權交給了她來處理。她心下一合計,便叫手下的梅花內衛前往宮中的太醫院,請了一位太醫來為金剛奴診治。
那位老太醫被梅花內衛請來看病,也是非常用心。來到關押金剛奴的宮殿望、聞、問、切一番整治。覺得金剛奴得的這就是普通的風熱之症,言說春秋之時,天氣變化頻繁,這個小孩子,身體虛弱,血氣不足,於是偶感風熱,症狀比較嚴重罷了。當即便開了一副和解少陽之症的小柴胡湯,吩咐照顧金剛女奴的宮女盡快煎藥給金剛奴喝。
在答應梅花內衛的要求,保證不對外說出來給金剛奴看病的事之後,這位老太醫就背起藥箱,轉身回了太醫院。
誰知照顧金剛奴的宮女照著老太醫的吩咐,煎好小柴胡湯,給金剛奴服用了之後,一直到第二天,金剛奴絲毫沒有要退燒的樣子,病情甚至已經發展到完全昏迷,水米不進的狀況,隻能靠照顧他的宮女強行給他喂一些水。接到手下人的稟報之後,梅花內衛那個正在調查王仙客的麵容冷峻的中年女子才覺得這個孩子實在是太棘手了。她立刻放下手頭上的事情,親自去太醫院請來了包括原來那位老太醫在內的三位太醫,其中兩位太醫擅長治兒科病,一位擅長治內症,叫三個太醫一起來給金剛奴會診。
三個太醫診治了半晌,又相互商量一番,依然覺得這完全就是小兒風熱,之所以高燒不退,是因為金剛奴身體虛弱的原因。三個太醫一邊囑咐照顧金剛奴的宮女,用濕毛巾給他擦拭身體來持續降溫。一邊又斟酌良久,重新開了方子,叫人速速去煎好湯藥。結果又過了半天,金剛奴的高熱依舊完全不見好轉。這下三個太醫也束手無策了,三個太醫根本想不到,在金剛奴的風熱之症之下,其實是焚血咒在作怪。焚血咒是一種蠱咒,不是病症,焚血咒引起的高熱,與金剛奴本身的風熱混在一起,不知內情的人根本診斷不出來,隻會以為金剛奴是身體虛弱,高熱不退。
擔任梅花內衛首領的中年女子再也無法保持她的冷峻麵容了,現在也顯得十分焦急,她詢問三位太醫道:“這個孩子十分重要,三位難道就不能再想想辦法嗎?”
三位太醫麵麵相覷,最後,還是最初為金剛奴看病的那位老太醫說道:“風熱之症雖是常見的小病,十分容易治療,可這孩子身體實在虛弱。可謂氣血兩虛,請恕老夫三人技藝不精,實在是沒有辦法了。要不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這時另一位給金剛奴看病的太醫說:“我聽聞長安名醫,號稱‘回陽手’的劉福通,去年應周國公的邀請,來了洛陽。現下劉福通平日裏應該就在洛陽回春堂坐診,要不然請他來看看?”
“對對對……要不然請劉福通來看看吧,劉福通可是妙應真人孫思邈的徒侄啊,比我三人高明得多。”其餘兩位太醫也齊聲附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