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晉陽公主(1 / 2)

王山洛離開醉仙樓後絲毫沒耽擱,徑直出了洛陽城,疾步行到遠離城郭的僻靜所在,再次從袖中召出他那把金劍,禦使著金劍認準方向就往長安南邊的終南山疾飛而去。

王山洛一邊往終南山方向疾飛一邊回憶著關於晉陽公主的一些事,大唐的禁衛森嚴的皇宮就像一個漏風的篩子,什麼亂七八糟的事都能傳出來然後成為長安居民口中津津樂道的事,而且大唐皇室確實也很“亂”。晉陽公主據傳十二歲就病逝了,但她在民間卻是一位十分有名的公主,晉陽公主是太宗皇帝與長孫皇後所生育的最年幼的孩子。太宗皇帝與長孫皇後是少年夫妻,一路相互扶持,兩位之間的感情非常深,長孫皇後病逝時晉陽公主還是繈褓中的嬰兒,太宗皇帝中年喪妻自是悲慟欲絕,抹幹眼淚的太宗皇帝便把他和長孫皇後的小兒子與小女兒即是年方八歲的嫡幼子晉王李治與繈褓中晉陽公主帶在身邊親自撫養相依為命。前太子承乾與魏王泰爭儲,太子承乾為了謀奪皇位更是與他的嶽父潞國公侯君集串通謀反,最後太子與魏王爭來鬥去最後二人都被太宗厭惡,流放到了邊荒,晉王後來居上出人意料地成為太子,太宗駕崩後更是登基成了皇帝,就是剛剛病故不久的高宗皇帝。“晉”是大唐的龍興之地,太宗把晉封給小兒子和小女兒可見其對這一對兒女的深愛。

“太宗皇帝自己就是殺兄弑弟登上皇位,可他覺得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也同室操戈吧,據聞他因此大受打擊,身體每況愈下。長孫皇後是貞觀十年病逝,太宗皇帝是貞觀二十三年在終南山的別宮中駕崩,也就是說晉陽公主十二歲被長生道人帶走僅僅一年太宗就病逝了,看來失去晉陽公主這件事可能是壓倒太宗的最後一根稻草啊!如此來看這位晉陽公主雖然多年沒有露麵,但是對太宗以及高宗的感情應該相當深厚才是。如今聖後乾綱獨斷,宗室人人自危,想來公主應該是絕對不想讓聖後得到紫微星劍的。”王山洛暗自想道。

王山洛來也快,去也快,太陽剛剛偏西王山洛便到了終南山地界。遙遙看到終南山主峰太乙峰王山洛立刻收金劍落下地麵來。終南山號稱天下第一福地,當年太上老君的十八世身老子李聃在此傳道德經五千言,現下儒道釋三家皆有許多高人在此修行,宗室貴胄也多在此修宅建墅,王山洛可不敢在此繼續禦劍飛行了。而公主的別院就在樊川的盡頭,樊川在終南山南麓是長安城南少陵原與神禾原之間的一片平川,漢高祖劉邦曾將這條川道封給他最信任的大將樊噲為食邑,樊川便由此得名。樊川有許多高門大戶與眾多的道觀寺院,已故的佛門法相宗宗主玄奘大師的肉身舍利就在樊川興教寺接受供奉。王山洛沿著樊川官道大步向正南方向走去,先後經過了京兆韋氏和京兆杜氏的祖宅,又路過了幾間寶刹,將近山腳下時就看見了一座掩映在柳林裏的莊園。

“應該沒錯了。”王山洛喃喃道。王山洛一提衣袍拾階而上,看了看莊園一丈來高的門樓,門樓的牌匾上書“安居苑”三個大字。王山洛來到腳門抓起門上的銅環“砰砰砰”叩起門來。不多久便有一個門僮打開腳門探出頭來四下張望,那門僮把王山洛上上下下打量一通,見王山洛頭戴長腳羅襆頭,身穿一身藍色印花圓領袍,腰係玉帶,足下一雙千層底的皂靴,長得文質彬彬,於是便張口問道:“郎君是何人?因何事上門?”

“請轉告貴主人,就說華山故人來訪,這是信物。”王山洛說著一翻手拿出一把兩寸來長的白玉小劍遞給門僮。

那門僮接過白玉小劍說了聲“郎君請稍等”就縮回頭去“嘎巴”一聲把門關上了。

莊園中一座春花掩映的雅致閣樓中,矮榻上一個身穿大紅仙芝紋宮裝裙的素顏中年美婦正拿著王山洛給出的那把白玉小劍觀看。那美婦水蔥似的二指捏起白玉小劍放在眼前細細端詳,大袖滑落露出纖細的皓腕,忽地美婦將小劍朝麵前空中一丟,那小劍竟自行在空中化為一道金光如龍蛇般飛竄片刻後然後現出了一行銀鉤鐵畫的淡金色正楷小字“華山派舊人請見”,落款竟是“王仙客”三字。中年美婦皺眉想了想喃喃道:“好俊的一手飛劍書。王仙客?好像有這麼個人。”

中年美婦正是晉陽公主,她嘴角露出一絲淺笑,對著下邊坐在厚實的地毯上一心一意嚼著桂花糕的小姑娘說:“五色兒,你給為師算算,這個王仙客來找我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