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雨落長安(2 / 2)

王山洛已經辨認出了來者的聲音,正是鄰居的婦人,娘家姓劉,嫁給了住在自家小院左鄰的趙旭為妻,鄰裏都喚她“趙家娘子”。從小沒有母親的金剛奴很是喜歡這個熱心慈祥的婦人,親切地叫她“劉大娘”。

“我在呢,趙家娘子,門沒關你進來吧。”王山洛高聲答道。

“哎,那我進來了”,院門吱呀一聲打開,一個撐著淺黃油紙小傘,頭戴一隻銀釵,穿著淺綠色襦裙的婦人趿拉著一雙木屐走了進來。這婦人看起來約麼三十許,身材略有發福,姿容算得中上,眼角已經有了些魚尾紋,唇角小小的一顆發財痣讓她多了幾分嫵媚,一進院門劉氏就說道:“王先生,我聽我家二郎說你今日向學社告了假,我就知道你家金剛奴又病了,怎樣,哥兒的身子好些了嗎?”

“已經有些起色了,勞趙家娘子掛念了。”王山洛走出屋子客氣道。

“天色不早了,你們爺倆定是還未用晚飯,既然哥兒的身子好些了就來我家吃吧。我那大郎本來捎信說今日回家吃晚飯,誰知上官又吩咐他去做差事,反正是多做了吃食,吃不完也是糟蹋了。”劉氏熱情邀請道。

王山洛在所居的永平坊裏的蒙學做教習先生,平日一邊教書授課一邊拉扯著兒子,他一個人總是力有不逮,多虧鄰居趙劉氏是個熱心腸的人,見金剛奴乖巧可憐,心裏喜歡這孩子,便經常幫襯一二,他本不想欠人情,有時卻實在無可奈何,現下就想拒絕劉氏,剛要婉言拒絕,便傳來金剛奴的聲音:“阿爺,我們就去劉大娘家吃吧!”,金剛奴聽到他的劉大娘的聲音也走了出來,眼中露出祈盼的目光。

“這……那便叨擾趙家娘子了。”看著金剛奴那消瘦稚嫩的小臉王山洛無奈地說。

“可別讓趙家的小混世魔王把我的金剛奴帶壞了”王山洛暗自忖道。

隔壁趙家也算是殷實人家,主人趙旭妻子劉氏,育有兩子一女,趙大郎今年剛過二十,他資質不錯,現在長安衛軍中做事,年紀輕輕就升到了正八品上的宣節校尉,雖然是個微末小校,但是趙大郎年輕,加上趙旭在軍中有點門路,還是大有前途的;趙小娘子年前剛剛嫁人:而趙二郎名叫趙成文,今年十歲,是坊裏的孩子頭兒,就在坊裏蒙學開蒙。趙二郎比起他大哥就差多了,是貪玩厭學,不求上進,整日裏爬高上低,打鬧嬉戲,是被蒙學的先生們歸為朽木的那種孩子。可是金剛奴卻很喜歡趙二郎,他喜歡聽趙二哥吹噓自己的“英雄事跡”,喜歡聽趙二哥說他打遍坊中無敵手的故事,喜歡逗弄趙二哥從鳥窩裏掏來的小鳥。金剛奴羨慕趙二哥,趙二哥具備他所不具備的一切美好東西,每當金剛奴崇拜地看著他的趙二哥時,趙二郎也很沾沾自喜,他總是拍著自己的小胸脯說:“阿奴,等你好起來就跟著我混吧,有二哥我罩著你,在這坊裏我趙二還沒怕過誰。”而金剛奴則瞟了趙二一眼在暗中腹誹道:“趙二哥又吹牛,前天還因為玩火差點把房子點了而被趙大叔吊在房梁上打得嗷嗷叫呢!”

趙二郎在王山洛眼中也是一塊朽木,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山洛是堅決不讚成寶貝兒子和趙二郎交往的,可是想著兒子興致勃勃地對自己說趙二哥又如何如何時那高興的樣子,王山洛暗歎:就這樣吧,還能怎樣呢,阿奴高興就好。

王山洛拿過一件羊皮小襖給金剛奴披上,順手熄滅爐火,左手撐起油紙傘,右手拉著金剛奴往隔壁趙家走去。

(因為是本書唐風小說所以一人在此科普一下:唐朝時的稱呼很混亂,子女私下稱呼父親為“爺”以及其衍生詞如“爺爺”、“阿爺”,而“爹”與“爸”在唐時是非常小眾的方言,沒啥人說的,所以文中王山洛與金剛奴為父子關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哥”,既可以用來稱呼父親也可以用來稱呼兄長。當時稱呼母親為“娘娘”或“阿娘”,“娘娘”到了宋朝才用作後妃品秩的後綴如“皇後娘娘”、“貴妃娘娘”。“大人”在唐朝隻用於在正式場合稱呼直係長輩如父母、祖父母、嶽父母等如“父親大人”、“母親大人”,而官員被老百姓稱作大人始於宋元,盛行於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