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沒住在村邊,可也離村邊不遠,可要進山卻要經過大半個村子,季和一路走來收獲不少目光,要不是大多數人都下地去了,得到的還會更多。他為了不顯的異常也沒和人打招呼急匆匆地向前走,那模樣就像急著去打柴。
青山村北麵和西麵都是山,南麵有一條河,是依山傍水的一個小村子。村裏人管北麵的山叫北山,管西麵的山叫西山。北山比西山要高一些,草木也要更密集一些,一般都是村裏的男人才會去那裏,有本事的還會打些野味。一般沒有虎狼這些野獸,最厲害的也就是野豬,野豬也不是好惹的,婦女老人孩子還有一些弱些的男人也害怕,所以北山去的人少。村裏人要想砍柴或者采些野果子什麼的都去西山。
季和也直奔的西山,剛得來的一條命,他可不想冒險,等他身體養好,再拿上順手的家夥,說不定會去北山轉轉。而現在他隻想先轉轉,看看自己現在身處的環境,再找些東西吃,靈泉水再管飽也隻是水,實實在在的食物才能解饞啊。
季和早就打定了主意奔著西山靠南的地方,找到村裏那條河的上遊。
那河裏有魚,河裏的魚是可以打的,但是因為村裏有大族要用賣魚的錢來維持宗祠的事物,所以也不能總讓村裏人打魚。就有了規定,在特定的河段內不許打魚,到允許抓魚的河段抓魚時也不能用網,即使是村子下遊也不行,因為下遊又歸別的村子打魚。而這河裏的魚也許不缺食,或者太精,並不那麼容易上鉤。這麼一來想要靠這個來養家根本不現實,最多就是改下夥食或者拿去賣上些小錢。
原來的季和就曾經餓的打過這河裏的魚的主意,可是釣魚也是需要時間的,他有太多的活要幹,沒時間,隻能望魚流口水。現在的季和卻有辦法快速地抓到魚。想到烤魚的鮮香,季和的口中快速地泛起口水,走的更快了。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季和找到了那條河,順著河向上,找了一個隱密的地方。季和把東西一放,然後蹲到河邊上一塊大石頭上,把手放到水裏,意念一動,靈泉就流出來,隻一會兒就快速地遊過來幾條魚,有大有小,都湊到季和的手邊。季和十分輕鬆地就抓起一條魚,想著夠自己吃的了,就沒多抓。那剩下的幾條魚又慢慢的遊走了。
現在是春天,冬天的枯枝枯葉還有些,季和很快就找夠了,收拾了魚,就開始烤魚,從衣服口袋裏把從廚房拿來的鹽翻出來,總算讓魚有了味道。季和烤魚的技術很不錯,一會兒香味就飄起來,他吸了吸鼻子,把口水咽下去。等魚烤好後也顧不得燙立刻一口咬上去,覺得香的舌頭都要吞下去了。
生火是會冒煙的,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在這裏烤魚,季和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才開始放心地大吃起來。
其實這隻是最簡單的烤魚,季和吃過比這烤的更好調料更多的魚,但是架不住這個身體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魚啊。所以季和狼吞虎咽,一會兒就把一條魚給吃完了,拍著依然平坦卻終於飽了的肚子,季和滿意的吐出一口氣。
春天陽光正好,不涼不熱的天氣,季和吃飽了坐在大石頭上休息,想著雖然這古代落後一些,但是空氣新鮮,沒有汙染,對健康有好處啊。自己腦瓜靈活,又有靈泉傍身,還愁過不上好日子嗎?唯一不好的就是有一家子極品親人,以後想辦法分家吧,還得分的利利落落的,要不自己有錢了還不得被他們像牛皮糖一樣粘著甩不脫啊。
季和想古代好像挺講究孝道,兒子主動提分家弄不好要被人指責,原主本身名聲又被抹的夠黑,不能再黑了,在不準備遠離之前,名聲還是別更壞了,他不是一個離了名聲活不了的人,隻是想讓自己活的更舒服些,何況季家那些人這麼誣蔑原主,他做為報答也得替原主討回些公道來,讓旁人知道真相,能讓季家丟光臉麵才好呢!
休息夠了,季和也沒再繼續晃悠就去找柴禾了,他得快回家去燒水洗澡洗頭,換了個身體總覺得別扭,又頭發癢身上癢的,得好好洗洗。專找枯枝幹葉,總算搜羅了一捆,看著不少了,季和就背上柴禾向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