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息尚存,寸土不丟(1 / 1)

第66章 一息尚存,寸土不丟

1884年6月的一天,剛剛抵達京城不幾日的左宗棠早早來到大殿,他要奏請清廷給入侵法軍以正麵反擊。由於李鴻章簽訂的《中法簡明條約》引起上下普遍反對,清廷經過再三權衡,決定讓左宗棠再次擔任軍機大臣,一向主戰的張之洞也出任兩廣總督,這些都表明,朝廷原來一味求和的思想終於有所改變。

簾子後麵的慈禧太後顯得憂心忡忡。左宗棠剛一上任,法軍就開始挑釁。先在涼山觀音橋挑起事端,又派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艦隊駛往福建沿海,準備擴大戰火。左宗棠立即上奏,重申了自己的觀點:對待法軍的一再挑釁,中國軍隊必須以牙還牙,給法軍以沉重打擊。

這次,清廷采納了左宗棠的建議。

誰知,就在這關鍵時刻,法國遠東艦隊的三艘軍艦,於六月十五日(8月5日)突然襲擊台灣基隆。劉銘傳指揮清軍頑強抵抗,打退了侵略者的進犯,取得基隆保衛戰的勝利。

雖然清軍取得了局部勝利,但法軍進攻基隆,又讓軟弱的清政府開始搖擺不定。愚蠢的清廷竟要求列強出麵調停此事,但因為英國和德國都與法國不和,誰也不願管這事,最後又回到了起點。

這天,慈禧曾在後殿接見了李鴻章和奕。慈禧太後麵色很難看,似乎一夜沒睡。

“現在的局勢想必你兩個比我清楚,和還是戰,都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李鴻章首先站出來對慈禧太後說:“依老臣之見,還是議和的好。我們現在接受賠款,總比戰敗後要少得多。如若不信,咱們走著瞧。”慈禧太後看了看奕,話沒出口,眼淚先掉下來了。是啊,如果大清幾百年的基業毀在她手裏,她的老臉也沒處擱?奕見狀,正色道:“為什麼不打?我們完全可以打!”慈禧太後似乎被注射了一針強心劑,她點點頭,說:“好!打!並且還要打到底!”

第二天,慈禧太後就是把禦前大臣、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及六部九卿都叫來,商議這個重大問題。大殿裏鴉雀無聲,大家都不知慈禧太後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唉!”一聲輕歎,慈禧太後說話了,“和吧,我們大清就顯得太軟弱了;不和吧,真要打起來,或許會賠償更多的白銀和土地,鬧不好還可能引起內亂……”

大殿裏依然鴉雀無聲。人們不知道慈禧太後下麵將說什麼。

李鴻章依然最早站了出來,引經據典地說明“和”的好處,好像除了“和”,世上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法了。

突然,左宗棠站了起來,大聲說道:“我們中國總不能永遠屈服於洋人吧?與其把錢給他們,不如當作軍餉,打他個痛快!”

大臣們看看慈禧太後,又看看左宗棠,大家都在等著慈禧太後最後的決定。

慈禧太後眼含熱淚看了一眼左宗棠,說:“是啊!那就打!不管結果如何,一直打到底!”左宗棠這才鬆了口氣。

法國進攻基隆受挫後,不僅不思退兵,反而向清政府提出了賠款8000萬法郎的新條件,並以最後通牒的形式限48小時答複,否則,他們將立即采取軍事行動。已改變主意的清政府拒絕了法國的無理要求。

果然,法軍在孤拔的指揮下,於七月初三(8約23日)向停泊在福州馬尾軍港的福建海軍發起突然襲擊。由於經驗不足,福建海軍的軍艦還沒有來得及起錨,就被法艦的一排重炮擊沉兩艘,重傷4艘。雖然官兵奮勇還擊,但終因倉促應戰,福建海軍的11艘戰艦均為法艦擊沉擊傷,官兵傷亡700餘人,福建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得意忘形的法軍第二天又向位於馬江北岸的福州船政局開炮,擊毀許多廠房和廠內正在製造的艦船。由於船政局作了積極布防,法軍攻占船廠的計劃未能得逞。

馬尾之戰爆發後的第三天,清廷下詔對法宣戰。

左宗棠來到奕府上,請求統兵出征。左宗棠說:“目前福建沿海形勢嚴峻,法軍絕不會善罷甘休。我想好了,這次對法作戰,還是我到前線最好。”奕說:“左相少安勿躁,明日我便去代為請旨。”左宗棠拱手道:“有勞王爺了。”

七月十八日(9月7日),清廷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

七月二十五日(9月14日),左宗棠在啟行前特地向翁同龢辭別。翁同龢說:“左相已年逾古稀,此去福建,要注意身體啊。”左宗棠說:“我曾多次要求奔赴前敵同法國侵略者決戰,但太後就是不準。這下好了,我終於可以麵對麵和洋鬼子較量一下了。我年紀是大了點,又身體多病,但我不能眼睜睜看著洋人在家門口撒野。除非我死了,洋人休想踏進福建一步!”

說完,左宗棠喝下翁同龢準備的壯行酒,率兵出京,往福建而去。

這一年,左宗棠已經七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