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1 / 3)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一?救皇上)

這是一個被曆史遺忘的年代,屆時,唐玄奘早就請回了佛教寶藏。

貞觀649年皇上躺在床上正打算咽最後一口氣,同時在想還有什麼可說的,擺放在書架上的佛經突然絢爛生光,光彩一閃一閃得奪人眼目,一時間整個屋子聖光盈室。皇上為了看清楚發光佛經的名目,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來,佝僂著身子,湊到書架之前,眯著眼睛,視線穿過萬丈彩光仔細打量著書籍。

這時候,床榻前的文武大臣,皇子皇孫一起跪倒,個個腦袋紮在地上,顫抖著聲音道:“啊~皇上啊,保重身體啊”。

聞聲回頭,皇上悵然若失,群臣跪拜床前,床榻離自己幾米遠,他納悶自己是怎樣走過來的。忽然,他恍然大悟,挺起了腰杆,腆著肚子,用手按著嘴唇,喊道:“嗚呼啊——”

在此之後,皇上越來越感覺身體輕健,一天比一天精神舒爽,他自然把功勞歸到了佛經之上。

為了感謝佛經的幫助,皇上在全國大辦寺廟,多濟僧侶,廣設法壇,這時候,天下各地都見得到有僧人普法說講。另外,佛經流傳到了全世界,並為人們所喜愛。

很多人皈依佛門,時刻謹遵佛經的教導,竟然歪打正著造出另一個盛世。為了感謝蒼天讓自己返老還童,皇上請和尚念經三百天,為了紀念,改年號為貞貞觀元年。

一個皇帝一生使用兩個年號,曆史上確有記載。

這一年,第一束激光從一個進京趕考的文生手裏發出,計算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的臥房中,甚至在河北籍的一名教書先生手裏,出現了0.38mm碳素筆,隻是沒有受到關注。

奇怪的是,這些東西的發明者連自己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是怎麼發明出來的。當人們不厭其煩地問他發明的來由,他們就麻煩了,敷衍說是佛經的作用。

還是貞觀649年,在皇上本該駕崩的那個晚上。皇上自覺身體強健之後,命令大臣集體跪安,隻留下親近在身邊侍奉。

“皇上您請靜養,臣等告退”大臣跪在地齊聲說道。

其中有一個聲音蔫蔫巴巴,在一片文武大臣顯然是囂張跋扈慣了的聲音中,像隻臭屁雷,不僅音調太低,拉的聲音還長,顯得格外刺耳。

大臣們在皇上麵前不敢抬頭,也不敢左顧右盼。隻有侍立一旁的太子,斜眼觀看,拽著陰陽怪調聲音的尾巴,發現了它的源頭。

原來是一個穿著官衣,身材瘦削的大臣。隻是他在一群跪拜的人中埋著頭,實在難以辨別麵容,隻看得見長長的胡須,一直垂掉在地,臉部像擋在一掛門簾裏。

這個人似乎不熟悉跪安的禮儀,當所有人跪下時,他還紮著頭站著,當所有人起身時,他還坐在自己的腳上,總比別人慢半拍。除了太子,也有別人看見了,但是不會有人計較。

大臣低著頭倒退著出門時,那個長胡子左碰右撞,有好幾個大臣不滿地發出了“嗞~嗞”的聲音。

大胡子的腳沒有邁過皇宮裏的門檻,一下子被絆住,險些跌倒,之後氣憤地回頭看了看。白胡子像兩道瀑布垂在嘴邊和下巴上,五官蒼老,隻明顯看得出一雙烏溜溜特別精神的小圓眼睛,不停地轉像個刺蝟。

見他無奈地眯起小眼睛,不耐煩地發出一聲“嗯~?嗯”,和一般老實人一樣。太子見了,心想從沒見過辭退還帶回頭的,心情本就沉重加失望,此時對大胡子怒目相視,但是沒有用,因為大胡子壓根沒看他。

見大胡子這副怪相,剛才在哭的幾個嬪妃覺得滑稽,加之對皇體轉安的喜悅,甚至笑出了聲。要知道,他們個個可是扯開嗓門氣死驢的貨色,笑聲自然挺大。

在深夜的皇宮,高牆大院處處黑影重重,月亮明亮如一盞大燈,把宮院的暗影襯托得反倒更陰森。在小巷的高牆重影裏,幾個人立在那裏竊竊私語。

“感謝道長神功,保我皇萬壽無疆”一個女子的聲音。

“唉~哪裏那裏,區區小技,隻不過皇上看見了光體,自己有了信心,自然而然病就好了,不是小道的功勞”在圍牆的影子邊緣,一綹黑影飄來蕩去,像條繩子,像把胡須。

“這是小小心意,請道長笑納,另外的許諾一定不日就兌現。”

“唉~名利於我,都是扯淡。能夠用這玩意兒救人,倒是貧道樂意而為”說著,他舉起了手中一個東西,一時失誤撥亮了開關,一下子整個甬道亮起彩光。

一群黑影在月光下慌亂起來,小聲呐喊唏噓,一個女人說:“大師,手下留情,請慎重,保重!”。然後幾團黑影,快速穿進門裏,消失不見。

許多人離開之後,一個人跳到了月光裏,正是殿上那個大胡子,還在慌忙搖著手裏發光之物,都忘了道別離去的人。

見他又搖又咬,手裏的東西就是不停地發光,光彩像飛蛾一樣爬到了宮牆的頂。

宮院的圍牆高得出奇,尤其是在科技突然發達的那個時代,在宮牆的頂端立著許多金絲線,據說碰不得,一碰就會中邪,抽搐不止口吐白沫。這時候,五彩的光映在金線上,熠熠生輝顯得尤為絢爛。

不一會,彩光引起了別人注意,驚動了禁宮侍衛。

“有刺客,抓住他”禁衛在牆外麵的時候就開始喊。

聞聲一驚,大胡子把發光的東西往眼睛裏一塞,飛旋而升,腳踏金絲,頓時感覺一股叫不上名字的氣在身上傳播開,這在他練功時似曾相識。這股氣實在難以壓製,大胡子無奈閉氣求保命,身體如石頭墜落。

一陣腳步聲後,禁衛趕到小巷,這裏仍舊被神光籠罩,而且一閃閃地。幾個人壯起膽子上盡頭處查看,忽然光彩驟滅,那裏沒有一個人。

侍衛們麵麵相覷,忽然有人跪倒在地,其他人也趕緊跟隨。像所有愚昧的人,他們把剛才的光當神跡祭拜著。

片刻之後,幾個膘肥體壯的侍衛狼狽而逃,其中還有一個人身小體瘦,迥異於壯漢,他緊緊跟隨人後,為了隱藏長長的胡須,硬是把它們塞進了衣領子,好在這身侍衛的衣服比較寬鬆。

在貞貞觀元年,除了佛經被恭維極甚,另一個就是關於長須老道的傳說,在民間流傳甚廣。

在宣傳方麵,宮裏當初請道長“作法”挽救病危的皇上的那些皇後嬪妃,做了相當大的努力,當初她們許諾過成事之後會讓道長名利雙收。甚至,皇上被救不是佛經顯靈,而是道長法術的消息也大有人傳播。傳來傳去,其實誰也沒有見過那個神仙一樣的道長,全是道聽途說,甚至連姓甚名誰都少人知道,可能因為長胡子,有人叫他須道長,人雲亦雲就叫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