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魄兮。鬼者,歸也。”
“人生始化為魄,既生魄,陽曰魂。”
“魄兮魂所依,魂悸而魄動。”
“魄,陰神也……”
低沉的聲音,在昏暗的燭光下響起,默默地讀著古籍中一句句抽象的話語。
“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靈,一名幽精。有七魄: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皆身中之濁鬼也。”
“……”
方圓一頁一頁地翻閱著石台上的一摞摞古老書籍,桌上的粗紅蠟燭時不時發出“劈啪”的細微響聲,搖曳著的微光照亮了不足丈許的範圍,驅不散周圍的黑暗。
“始皇帝二年秋,江無夜協蒙氏將軍,克長平十萬惡鬼。”
“……”
“高祖三年仲夏,遣使西域,尋大摩羅心經。”
“……”
“建安元年,鬼行洛陽,曹孟德迎獻帝遷許昌,天師封城。”
“……”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賈文和馭五鬼之術竊袁營糧草。”
“……”
“宋武帝劉寄奴,禦下陰兵十萬,氣吞萬裏如虎。”
“……”
這些書中一頁頁的記載,是曆史長河中,無論正史野史都不曾出現過的事情。
然而,方圓知道,它們真真切切的發生過。
合上了泛黃而發脆的書頁,浸油的黑『色』皮革封麵反『射』著燭光。
方圓身子後仰,靠在了從明朝萬曆年間就已經擺放在這裏的黃花梨太師椅。
他摩挲著椅子扶手,光滑的表麵帶來舒適的流暢感。
這把四百多年的椅子,在外麵大大小小也算是個老物件,而在這間屋子裏,卻隻能算是年輕的了。
方圓閉上眼,『揉』捏著攢竹『穴』。這裏的書有上千本,每一本的著成時間都不下千年。
即使最新的那本《捉鬼百解》,也比方圓屁股底下的太師椅早個六百年。
這其中有近百本,甚至比《死海古卷》還要古老。當然都不是原版,原版被那些老家夥封存在祖殿中,被稱為“原書”。
不過即使是這些原書的抄錄本,也是千年以前的事了。
而近千年以內的這些事,自然也有記載,存放在隔壁的書庫中,零零散散也有個幾萬本,比這間書庫存放的多得多。
並非近千年這種事比千年以前發生的多,而是隨著他們公會的發展壯大,記錄的更多更全麵了。
沒錯,公會。發展到這個時代,他們有了明確的組織稱呼,“封碑公會”。
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確定下來的,為了能夠在國家內合理的生活。
之前的稱呼則多了去了,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叫過“魂教”,後來招納新人時,人家總覺得不像正派組織,打死也不肯加入,無奈改掉了。
雖然現在的名字看起來也是陰森森的,但畢竟在新時代,越奇怪的名字越好招人。
還叫過“密黨”,後來一位西方留學的前輩回來說,西方人管吸血鬼也叫密黨,隻好作罷。
為此還派出高手去西方找吸血鬼幹仗,最後找沒找到也不知道,反正玩得挺開心,還交流了下文化。
之後又用過好多名字,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都因為各種原因換掉了。直到建國之後穩定下來,決定以公會的形式存在。
早先在確定公會名字的時候,張家天師府的老爺子說,就叫“天師公會”。龍虎山和茅山的弟子,還有鍾家的傳人也是一個勁的讚同。
然後在不屬於天師一脈的十幾個大家族和門派的注視下,張老天師隻好訕訕的說,其實不叫也行。
最後,討論了無數次,決定以無數先輩和大家的共同目標來命名。
封碑,封印魂魄碑。
魂魄碑是什麼,沒人知道。但所有人都相信,它,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