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公,不可啊,此時做出如此舉動,就是天怒人怨,天下各路諸侯,定會群起而攻。”
在壽春,此時的大殿中卻不是很平靜,袁術端坐在椅子上,抱著玉璽,一臉的癡迷,仿佛這就是他的命根子一樣。
“有何不可,這天下,除了了袁家還有哪一家能有如此實力嗎?”
袁術根本不理會他手下的臣子,在拿到玉璽的時候,稱帝的念頭就不可抑製的生了出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深思熟慮。
袁術覺得是時候了,他們老袁家還是很強的,既然拿到了玉璽,就是天命啊。
如果不順天命,豈不是逆天而為,這樣不好。
所以,袁術早就悄悄摸摸的準備稱帝了,龍袍什麼的,早就準備好了。
“主公,唉。”
那臣子想再說兩句,還是停住了,他人言微輕,作為一個不是很重要的臣子,其實完全沒有多大的話語權,一臉懊惱的搖了搖頭,然後不言語了。
其實袁術心裏想得沒錯,袁家的確有很多雄厚的資本,看到這些雄厚的資本,他不稱帝才真有問題,況且還有手下小人的勸解,畢竟如果袁術稱了帝,他們也是開國元勳。
“主公,這是良機啊,天下第一個帝王,大漢早就名存實亡了,您將會開啟新的時代。”
一個大臣諂媚的說道,臉上是對權利的渴望,為了得到名利而不惜一切的嘴臉,偏偏,袁術很喜歡聽。可以說處在袁術的位置的時候,很難抵擋住這份誘惑的,也是會走上這條道路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一點是袁術這個人的家室顯赫,要知道那個時候一個平民想要走上至高的權力,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們能夠看到當時的那些割據勢力,都是屬於大家族的弟子,劉表或者劉璋就不說了,人家是皇親宗室,而像曹操也是高官後代,袁家兄弟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袁術這個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這是他的信心來源。第二點就是僅僅有信心,還是不夠的,沒有實力做保證,這一點都是不可能實現的,而袁術的實力在這時看來雖說不是天下最大,但是也算兵精將廣,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關東的這些軍隊解散之後,袁術的軍隊也就直接奔向了東南方向,並且直接拿下了揚州地區,這個時候江東也是在他的掌控之下了,而這個實力在當時已經是最大的一個了。而且還有盟友,也就是占據江東的孫策了,兩個人的實力都是不容小覷的,這讓他的實力在當時這就是最強盛的存在了。
袁術和孫策的聯盟也是周瑜一手操作,孫策還是太稚嫩了,雖然有很多人來投奔,謀士,武將,應有盡有,但是他還是沒有足夠大得勢力,需要一段時間的緩衝,而袁術,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第三點就是袁術手下文臣武將是很多的,當然太出名的沒有太多,但是都不是平庸之輩,像文成中間是有著袁渙、楊弘和閻象這些人的,而武將中出名的也就是紀靈了,其他的像楊奉、李豐和張勳等等,都是能夠給他不斷開拓疆域的人才了。
第四點當時國內的形勢對他最有利,他的最重要的對手,也就是曹操和袁紹,都被劉毅給收拾了,打的那叫一個慘不忍睹啊,這個時候情況都是很糟糕的,你說袁術能不激動嗎?曹操這個時候也就剛剛去長安,本身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的。而袁紹這個時候也是直接劉毅幹掉了,他這時候不稱帝,還等什麼時候。
當然,有的人會說,袁術是不是傻,劉毅能打敗曹操,打敗袁紹,那不是也能滅掉他嗎。
其實袁術是非常自信的,曹操和袁紹兩個人的確聽起來名氣很大,但是在這個時候,還真沒有袁術的勢力強,一個是發展的時間不多,袁術作為袁家的嫡係,得到的資源那是難以想象的。所以袁術此時比袁紹曹操強不少,也不怕劉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