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取姓為仲,正是為了紀念先祖沈萬三,使得後人時刻銘記祖先的教誨。
沈京華在十八歲的那年,遇上了靖江王的女兒惠寧公主。
沈京華十分清楚朱家和沈家的恩怨,見惠寧公主的第一麵,也清楚地知道對方是惠寧公主。
然而,情之一事,有時,往往越控製,越洶湧。
沈京華和惠寧公主相愛了,義無反顧地相愛了。
這份姻緣,由於祖輩的恩怨,自然隻能被扼殺。
沈京華的身份保密,靖江王對他極為滿意,也願意招他為乘龍快婿。
然而,沈家的人卻十分清楚惠寧公主和靖江王的身份。
沈京華被父母囚禁在房中足足關了三個月之久,父母的本意是想讓他麵壁思過,不料,沈京華對惠寧公主情根深種,瞅中機會給逃了出去。
沈京華逃出去之後,給靖江王當了乘龍快婿,如願娶了惠寧公主。
或許,沈萬三的前世是欠了朱家,所以沈家每每遇上朱家,都是一場孽緣。
沈京華在迎娶了惠寧公主不久之後,無意之中發覺惠寧公主的父親靖江王,一早就知曉他是沈萬三的後人。
靖江王之所以要把惠寧公主嫁給他,圖的,正是他沈家的聚寶盆。
沈京華有過片刻的猶豫,然而,他對惠寧公主,實在太過情深意重,最終,還是放棄了回鄉的念頭,並且佯裝沒有察覺到靖江王的陰謀。
沈京華以為惠寧公主是被自己的父王蒙在骨裏,並不知情,不料,惠寧公主比她的父親還要陰險狡詐。
惠寧公主從沈京華的嘴裏探出沈萬三後人的住處在崖州無量鎮牛家莊,告知了她的父親靖江王。
靖江王派兵圍剿了整個牛家莊,並且殺光了沈京華一家二十多口,但並未找到傳說中的聚寶盆。
沈京華知曉此事之後,殺了惠寧公主和靖江王,自己也身中數箭而亡。
沈京華有個弟弟,叫沈京中,當天正好外出和小夥伴遊玩,幸免於難。
沈京中當年年僅十二歲,或許,冥冥之中,天早已注定。
沈京華離開牛家莊的時候,雖然並不知道自己會有變故,然而,為了保險起見,將聚寶盆的秘密告訴給了自己的弟弟沈京中。
沈京中比自己的哥哥沈京華還要聰明,十二歲的年紀,從崖州逃了出來,一路逃到關中地帶,並且在關中地帶落地生根。
數十年過去之後,沈萬三的後人傳到了沈無機這一帶。
沈無機當時生活在關中雍州一帶,成了雍州一帶有名的富商。
沈家,由仲,改為千姓。
可惜,即便再隱姓埋名,沈無機的消息還是泄露了出去。
當時,是憲宗皇帝朱見深任皇帝的時期,憲宗皇帝本人倒對聚寶盆沒有什麼興趣。
然則,憲宗皇帝的寵妃萬貞兒卻打起了聚寶盆的主意。
沈無機獲知消息之後,舉家搬遷到了揚州。
但在搬遷的途中,遭到了萬貞兒的追殺,三個兒子中,唯有活下二兒子沈騰一人。
沈騰和雍州一位員外的女兒兩情相悅,沈家搬遷到揚州的時候,替沈騰和那位員外的女兒急匆匆訂了親事,一並帶走了那位員外的女兒。
當時,沈騰的哥哥和弟弟全家都慘遭毒手,沈騰的妻子也中了一箭,還好並不在要害的地方,這才幸免於難。
沈無機和兒子沈騰在揚州定居了下來,日子過地極為安穩,萬貞兒和憲宗皇帝也未找到他們的蹤影。
沈無機再次改了姓氏,將姓氏改為最常見的李姓。
沈無機離開人世之後,沈家由他唯一的兒子沈騰繼承。
沈騰在揚州安安穩穩地生活了二十年,可惜,最後還是被孝宗皇帝朱佑樘給找見。
孝宗皇帝朱佑樘,是朱正的父親。
而沈騰,是我的父親。
孝宗皇帝找到沈騰的那一日,正是我十二歲那年遇上朱正的那一日。
我的小名,叫誅朱。
哥哥的小名,叫誅明。
這其中的意思,再淺顯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