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章 1(1 / 2)

武夷山山脈東側崇山峻嶺的凹陷處,有個村子叫馬坳村,村子呈條形擺開,中間大,兩頭小,村子背靠來龍山,像一個酣睡的孩子緊緊依偎在大山的懷裏。

重重疊疊的大小山峰向東西兩側漫延而去,像一群戰士呈半圓形,把村子、溪流、田野緊緊守住,把喧囂的城市阻隔在千山之外,成了一個風光旖旎山青水秀的世外桃源。

馬坳村坐落在閩浙兩省交界處,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商旅歇息的關隘要地,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村裏有不少和浙南通婚的村民,因此村民操著三、四種方言,雜居著佘族、彝族和漢族。

村子並不大,隻有120戶人家,600多人口,陽光下的村子雞犬之聲相聞,娘喚兒答聲頻傳,白色炊煙嫋嫋上升,非常溫馨、和諧、寧靜。

村民靠山吃山,毛竹、茶葉和烤煙是農民的三大經濟收入,大多數人雖然不富裕,但隻要勤勞節儉,日子都能過得有滋有味。

一層秋雨一層涼,山裏頭的天氣涼了下來,路邊開始泛黃的草葉在秋風中瑟瑟發抖,田野裏的稻穀也已經被秋風吹黃了,等著人們去收割,因為久雨剛剛放晴,人們紛紛上山下田勞作。

2002年一個初秋日子。

中午時分,住在村尾的肖良田從山上拉著一板車的毛竹到村頭,汗水順著他的額頭下雨似的往下淌,他覺得又餓又渴,便停下板車,看了看張天向那黃土短牆的屋子,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向開著的大門。

肖良田走到張天向的廳堂時,叫了兩聲:“天向,天向,你在家嗎?”但沒有人回答他,從廳堂到後堂的木門也是開著的,這是馬坳村民的習慣,大白天各家各戶都不關門的。

肖良田見沒人應答,向後堂走去,後堂中間擺著一張八仙桌,作為飯桌,後堂的右邊是一座砌著三口大鍋的爐灶,灶頭上擺著一個大肚子的陶瓷茶缸,裏麵裝著大半缸隔夜的茶水。

肖良田把蓋在茶缸頭上的大碗拿下,把茶缸推斜,讓茶水從茶缸嘴裏噴出,倒滿一大碗,頭一低,嘴巴像抽水機一樣,往肚子裏猛吸,瞬間一碗茶喝光了,接著又喝了第二碗……終於把肚子灌飽茶水後,才長長深吸一口氣說:“啊,真過癮。”

肖良田坐在八仙桌邊坐下,準備歇一會兒再回家,他心裏有件小事想問張天向,也許等一等張天向就會收工回家了。

他和張天向是不冷不熱的朋友,偶爾會應邀來他家喝喝小酒,酒酣耳熱時,會說一大堆肝膽相照的話,過後各自都不當一回事,但張天向風流成性的本質,他卻不敢苟同。

張天向長得並不帥,除了個子稍為高點之外,甚至可以說是獐頭鼠目,但是他有一張好嘴巴,能把樹上的百靈鳥都騙到手掌上,村裏不少婦女都被他花言巧語騙上床過。慢慢地,他下流的名聲傳開了,30好幾了,還沒女人願意嫁給他,他也不急,樂於做村婦的大眾情人,隻是招惹了不他姘婦老公的嫉恨。但又不敢對他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