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2 / 3)

段莫寧不用去看,也知道這是一場成功的開場,那彼此彼伏的閃光燈讓他甚至能產生短暫的失明。

開場之後其餘模特帶來的作品也同樣讓人驚豔,並且,從最開場的奢華風格開始,一路漸漸向著越發簡約的風格發展。

手感粗糙的棉質布料,經過段莫寧的裁剪,呈現出麵料本身的質感,還有那些洗衣機裏洗過曬幹後未經過熨燙便進行設計的材質,也被段莫寧將布料特質發揮到極限,用於表現時裝的個性,從最初的繁複高貴,到此刻的極簡,卻並不會讓人覺得單調,因為段莫寧很好的塑造出一種典雅的平衡感,他幾乎是為每個模特設計出了最適合她們的風格。

而與他往日設計不同的是,這一季的產品不僅僅是那種走秀款,而是日常生活中也能輕易穿著上街的時尚設計。而這便是段莫寧想要傳遞的時尚觀念。生活中的每個女性,不論是富有還是平凡,不論是美麗還是普通,都應該有這樣一種態度,妥帖而慎重地去選擇自己能負擔得起的每一條裙子,雖然穿上這條精心選擇的裙子參加一場晚會不能改變和說明什麼,但這是一種生活態度。因為每個女人都能安靜而高雅,都能從骨子裏散發出自己的瀟灑。

配合著這些簡單又雅致的設計,一改往日風格,這一次,段莫寧並沒有讓所有模特穿上高跟鞋,很多女模特僅僅穿著簡單的平底鞋就走上了T台,這也是他想要傳遞的觀念:穿上高跟鞋的女性很美,但穿著平底鞋自然行走的女性也非常美。

這種設計理念貫穿整場show,將“獨特”的主題渲染到極限。——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而每個人的時尚觀念都是獨特的,時尚本就沒有標準。一個好的時裝設計師,不應該隻顧著自己的表現欲,而把衣服物化成自己的單一風格,好的設計師,應該根據每個獨特個體,去突出挖掘出個體的差異性和不同風格。

穿著緊身衣的女性可以很美很性感,但穿著寬鬆服飾的女性也可以很誘惑很隨性;穿著大裙擺的女性可以很柔美,但穿著褲子的女性也可以很幹練瀟灑;搭配好各種配飾的女性可以很精致,但省去一切多餘配飾的女性也可以很典雅;層疊的剪裁帶來厚重典雅的質感;極簡的剪裁卻也能勾勒出單純的美。飄逸的裙擺隨著走步而擺動帶來精靈般的靈動;一絲不苟貼合著人體線條設計的棉麻長裙也有自己嚴肅裏帶點浪漫的小情調。

段莫寧隻在葉景瓷開場時彈奏了音樂,接下來的一切交給了現場音效團隊,鋼琴緩緩“沉入”地下,而他也從台上回到了幕後,靜靜地看著自己的這份“答卷”。

時尚不是給人想要的東西,而是給人他們想要但是還不知道的東西。時尚永遠不追趕流行,時尚創造流行;時尚也不循規蹈矩,時尚打破界限。

一場show,隻讓人意猶未盡,而音樂卻已暗示著臨近尾聲。

T台上的著裝顏色已經從最初開場的純白色,變得豐富多彩,隨著時間流逝,已經向深色係過度,此刻秀場上的模特身上,已經變成了純色的黑。

而這場視覺盛宴的最後,段莫寧作為首席設計師,將會牽著閉場模特的手一同走上T台,迎接現場所有的注目和掌聲。而一場秀,開場模特如果是詩意的引出,那麼閉場就是完美的總結了。

然而這一次,令人驚訝的是,段莫寧並沒有牽著閉場模特的手一同上場,而讓人更為費解的是,閉場的模特仍舊是葉景瓷。如果開場閉場同為一個人,還可以解釋為受到了設計師的親睞,那麼還穿著和開場一樣純白裙子的葉景瓷,就讓人猶疑了。從來沒有一場show,開場閉場竟然穿同一條裙子。

葉景瓷甚至都沒有改變開場時候的發型。她對觀眾席上傳來的質疑並沒有理睬,而是繼續緩緩地走上T台,而此刻,人們才發現,在T台走道的最前方,竟然有個隱藏裝置設計,此刻原本的舞台微微下陷,從地下緩緩升起兩台機器,而葉景瓷落落大方地走到這兩台機器的中間裏,人們這才看清,她腳下的T台也有精巧的小設計,她站立的地方被做成了一個圓盤,此刻竟開始緩緩轉動,這樣觀眾便能360度看到葉景瓷的各個角度。

當所有人的目光被這個陌生的裝置吸引去注意力的時候,本來場內舒緩的音樂突然一變,激烈而有力量的鋼琴突然湧入,像是一把鋒利的刀刃,刺破了平靜的表象,眾人才發現,開場時候“沉入”地下的鋼琴,此刻正緩緩上升,而彈奏出如此激烈音樂的不是別人,正是段莫寧自己。與開場時古典典雅的鋼琴聲不同,此時的段莫寧指尖流淌的是完全搖滾帶著金屬質地的音符,他用鋼琴演出了與古典完全不同韻味的叛逆和不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