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1)

涿鹿一役,九黎惜敗,

三苗四散,我族多難。

月離於畢,天降奇隕,

唯此神力,猶可興哉。

不複蚩尤,不離九州,

不逐炎黃,誓不罷休。

二十七年前,南都市。

男人匍匐在一塊半人高的醜陋石碑前,口中默念著碑上的禱文——那是失傳了五千年的異族符號。

符號隻有九個,卻在族人近五千年的揣測潤飾下,翻譯得越來越白話易懂,這些年竟平添了幾分打油詩的氣息。

石碑呈棗核型,炭黑『色』表麵極盡粗糙,正穩穩地懸浮在空中以極慢的速度逆時針自轉。

連貫的誦念聲突然停住,男人從上衣內袋裏掏出了一個小本子,裏麵是那遠古符號譯成的現代漢字,他似乎是忘記了禱文內容,正低頭翻看自己的小抄,還在上麵圈圈畫畫地修改著。

這時,那緩慢旋轉石碑忽地向側邊抖動了一下,男人正專注於手中的事情,沒有發現。

石碑不死心,開始加速轉動,直到它周圍的氣流被帶得“嗖嗖”直響,男人才終於抬頭。

他先是愣住,接著立即起身後退,黑石碑像瘋了一般飛速地自轉,攪得地下三百米的空氣形成一股細長的紡錘形氣旋。

族史從未有過這樣的記載,五千年如一日的石碑竟發出這樣巨大的動靜。

“大人。”一個急匆匆的聲音從身後跑來,看到眼前的一幕立刻定住了腳步。

“沒事,它已經這樣轉了十分鍾了。”男人不回頭地說道。

來人這才定下心,放滿腳步走到男人身側,弓著背說:“那女人居然誕下了一個孩子。”

男人聽到這話,心中充滿了異樣的震驚、憤怒、心痛、嫉妒,然而出口卻是淡淡的一句:“知道了。”

他擺擺手讓來人退下,自己出神地盯著逐漸慢下來的石碑。

遠古符號在他眼裏燃著熊熊的綠火,禱文一遍遍飛過腦中,呼嘯出振聾發聵的怒吼。

讓那個女人悔恨,

讓萬萬炎黃血脈斷流,

將蚩尤的自由之光遍灑九州大地。

不錯,他覺得這三句話不錯,便憤憤地記在了手中的小本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