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讓過敗走的小卒,沉思道:“孫堅此一軍可用計破之。”
袁術問道:“計從何來?”
陳宮道:“之前孫堅能夠兵臨城下,並非他能在江麵上擊敗都督,而是子揚生怕首尾不相顧,順勢而為收縮防線,將水師給留屯在了臨湖一帶。”
“孫堅來勢洶洶,猛攻城池十數日,急切不可下,此已犯了兵家大忌,宮以為在主公出城邀戰孫堅之時,可令劉曄出兵斷其後路,此方乃是萬全之策。”
袁術聽罷,微笑頷首點頭道:“原來公台早有謀劃,既如此,就依計行事吧。”
孫堅撤軍回營,心氣不順,怒砸不少物件,驚得諸多將校戰戰兢兢不敢說話。
惟有周瑜不以為然,上前一步就言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今日失利,明日再來,隻要眾位將軍在,主公定然能夠攻下廬江,取得揚州在手。”
周瑜的話裏有話,孫堅悚然一驚,清醒過來對著周瑜連連點頭,說道:“幸得公瑾提醒,是我糊塗,隻顧發泄怒氣沒有想著大事,實在羞煞人也!”
這一事略帶過,既然主公孫堅已經表示明白知道了,就不必老揪著不放,周瑜深明這一點,便是轉首言其他道:“袁術據大城,以禦我江東之軍,主公,恕我直言,近期怕是攻不下此城,我等隻能徐徐圖之。”
“難道就此退兵不成?”
同時在場的孫策不忿站出來問向周瑜,他實在不想在這廬江城下止步。
數年前的那一場大戰,他孫策也在場,那個時候還有甘寧在,父親隻得與那袁術定下盟約,協議三年不得相互攻伐,而遷時至今…
不止孫策一人如此想,就連黃蓋、程普等將領各個臉上都露出激憤的神情,像是沒有攻下眼前的廬江,就是因為他們不努力的關係。
魯肅心知肚明這是為何,一方麵是不久之前孫堅的敗陣,讓他們臉上無光,另外一方麵,致使主公做出這樣顏麵有損的事情來,何嚐不是就因為他們等之前攻城不利導致的結果?
魯肅心頭苦笑,有些悶悶不樂,突想起一事來,遂遲疑上前拱手進言道:“主公,軍師,劉曄的兵馬去向不明,我等久在此圍城,若是讓那他覷機斷了我們後路…”
周瑜斂袖間,望向魯肅的雙眼露出欣賞的神采。
在周瑜的心底下,他不無暗自讚歎著道:這魯肅魯子敬確有大才,現在正當攻城不順之際,他能夠顧前想後,將所有事情都考慮清楚、周全,實非一般人能夠做到。
“退兵?”
孫堅坐了下來,他皺眉冥想,苦苦的沉思起來。
現在這就退兵了?
沒有攻下廬江,也就意味著自己這一場準備了很久的大戰,經過這麼數月的戰鬥,隻取得了豫章一地!
沒有攻下廬江,也就意味著自己還不能在揚州立足,談何挺進中原,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