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番外二(1 / 2)

大雪淇澌澌不歇, 阿果趴在窗邊, 用手將窗支起一點,露出一雙大眼睛驚奇地看連綿飛雪, 扭頭看了看施翎與趙宜二人, 摳了一小塊積雪下來塞進嘴裏,被凍得直吐舌頭。

施翎盤腿坐在火塘邊, 邊取暖邊發愁,手頭日漸拮據, 皮毛也隻換得度日的糧麵油鹽,拿手肘碰了碰趙宜,問道:“阿駒, 你那個女道士老師可有懷疑你的底細?”

趙宜遲疑道:“應該不曾, 老師超然物外,雖是女子卻學富五車,不理俗世紛紜, 隱有避世之意。”

施翎低聲道:“我看她定也是個有來曆的,說不得與你我一般, 也是榜上有名的人物。”

趙宜搖頭:“老師居住的道冠清雅別致,護院、食手、奴仆一樣不缺,所用之物皆非凡品,有些個茶器,我家都尋不出一套來, 這般豪奢絕非逃亡之人。”

施翎摸著下巴, 心中有了計較, 道:“你拜在她門下,尋常束修她想來也看不上眼,等我日後想個法子,與她稀奇之物充作師資。”

趙宜輕笑,頗為遺憾道:“叔父,我雖喚她老師,有師徒之實卻無師徒之名,她並不認我這學生,不過當我寄讀村童,偶爾指點一二。”

施翎放低聲音:“我們避在邊城許久,也不知兩州究竟是個什麼情況,我尋個空回去探上一探,打算將你與阿果托你老師照看些時日,我單騎上路,快去快回。”

趙宜一把抓住施翎的手,言語中有祈求之意:“不好,兩州如今許是龍潭虎穴,叔父再好的功夫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叔父反其道而行,萬一……”

施翎笑道:“我又不是蠢笨的,大好的頭顱還是安在頸上為好,哪個會與官府頂杠,我見不對,避走便是。”

趙宜道:“萬一叔父一時大意……”

施翎道:“生死攸關,我自會加倍小心。”想想又道,“我帶糖薄脆回來與你吃。”

趙宜一愣,他並不喜甜食,這是沈計所好,施翎便以為他也如此,去了街集常買糕點糖餅之物回來。又知施翎話一出口,主意已定,心緒翻騰難安,左思右想總是不對,心尖好像爬了一隻蟲子,既想知曉故土之事,又擔心施翎安危。

施翎望著火塘內一小簇火苗,心思早飛到了流水人家繞的煙雨桃溪,石船小橋,兩岸無數老桃,桃溪的寒冬也不曾下過這般大的雪,伴著冬雨,不曾落地,便化在了空中。

……

待到雪停,施翎取了一錠銀子,將剩餘均交與趙宜,撓了撓頭道:“雖是師徒,也不好吃白食,你師父清雅之人,定嫌黃白之物俗不可耐,你若得空便去街集尋些巧物。”

趙宜這幾日苦思冥想,也不曾想出合適的一計來拖他腳步,隻好道:“阿果眼下睡著了不知,醒來尋叔父不見,定要哭鬧不休。”

施翎為難,反問道:“阿駒聰明,想個法子出來。”

趙宜伶牙利齒施展不開,知道勸攔不住,隻得千叮萬囑讓他小心行事,施翎將他兄弟二人送到道觀,等一個仆婦將二人接了進去,這才拍馬踏雪而行。

他隻身上路,貼肉藏了短刃,人困馬乏才在小客店歇上一宿,再備些幹糧水、酒,過荒山野地,又坐船過江,待到遽州碼頭,施翎忽得想起:嫂嫂何棲原籍便是此地。

在城外一處茶寮吃了一碗麵,看官道穿林而去,沿路南行便是宜州,宜州或坐船或走道,便可到桃溪,進城過十裏亭,經臨水街,再過石馬橋,穿街巷便是沈家宅院,隻是,兄嫂一家許已搬去了何家舊宅。

施翎牽了馬站在道上南望,過路行客見他怔怔出神,問道:“郎君要去宜州?不如同行?”

施翎本想點頭應是,卻搖頭道:“我不去宜州。”說罷,回身拉了韁繩,又見入城處有告示張貼,其中一張畫影隱約是趙宜模樣,值守的官差見他站那詳看,喝問道:“那廝,你可見過畫影中的逃犯?他帶了一個三四歲小童,身邊還有彪形賊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