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後來(完)(1 / 3)

朱由檢回想起這一年的經曆,也難免感歎自己竟然會在歐羅巴的土地上與朱由校一行人相遇。“這事情要從我們進入了那個地下石洞迷宮說起。”

那天,朱由檢與雨化田走入了那個大門半開的地下石室,這裏很像是一個墓穴,冗長的甬道就像是墓道那樣,但又不全然是。這裏的石頭與其他的墓室不一樣,沒有經過嚴格的打磨,還保留著最初的痕跡。隻能推斷它很有可能是一個構建在天然地下洞.穴上的密室,但是要說它是自然形成的,卻很難解釋它為什麼有許多的岔路,好像一張密密麻麻的網。這讓兩人宛如走入了迷宮,誰也不知道出口在哪裏,或者這樣的地方究竟有沒有出口。

兩人進入密室的時候隻是隨身攜帶了一點幹糧與水,如果被困在裏麵超過了三天估計就要餓死了,當然七天的話也就脫水而亡了。

“我討厭隻能憑運氣猜測的事情。”朱由檢現在想來仍然有些慍怒,“我們在一路上見到了幾具白骨,希聲說那些人死了應該有一千年了,都是被困死在那裏地方的,我們選的路很有可能是錯的。一千年前是唐朝剛成立或還沒有成立那會兒,一千年的時間足夠改變沙漠上的任何一塊土地,當時的西域與如今的西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誰知道我們究竟進入了什麼地方。”

但是事實上朱由檢的運氣終究沒有到盡頭,在這個什麼機關也沒有光憑借岔路就能困住一個人的地方,他們仍舊像是瞎貓撞上死耗子那樣誤打誤撞進了藏著秘寶的中心。那裏隻有三口棺材,雖然不想要開館打擾其中的人,但是除此之外也沒有了別的辦法。

朱由校聽到這裏打了一個寒戰,對於開棺材這樣的事情明顯還是很忌諱的,“不會詐屍吧?”

“當然沒有。”朱由檢那時候怕的卻不是詐屍,他雖然不盜墓但也聽說過埃及的法老詛咒,其中有一個說法解釋那樣的詛咒與棺木中的細菌有關。密封了千年棺槨中,誰知道會滋生出身細菌。

當時連一個防毒麵具也沒有,可也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地步。於是他們先打開了正中央的那具棺材,裏頭是一個男人的屍骨,他的胸上還抱著一個方盒子。然後他們打開了左右兩具棺材,但是裏麵卻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

“當時我也有些納悶了,這個男子應該是墓室的主人,另外兩口棺材應該安置著他的妻子,那麼為什麼最後沒有入葬呢?”朱由檢當時已經認為他們出不去了,誰造了一個墓室會安排出口的,沒有人聽說過。“自古造墓室的,最恨盜墓的,都希望他們又來無回。除了一種可能。”

“難道說是應該要死的人不甘心就這麼死了?”張嫣聽到這裏分析說,“那邊上的兩具棺材是給他的妻兒留下的,他們還不想死就留下了後門?”

朱由檢也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如何,他隻是想起了在永樂店寶藏中的那一幕,如果不是他機智給朱棣的雕像跪拜在先,就會被萬箭穿心而死。那麼這個迷宮石室中隻留下了三口棺材,有兩口是沒有骸骨的,是不是有可能裏麵留下了離開的機關呢?

雖然他讀的書不算少,但是還真沒有鑽研過機關術,但是架不住曾經他看過一段故事,八一八古墓與全真的神秘往事,那裏麵可是說了石頭棺材中別有乾坤,而當下被雨化田費力推開的三具石棺看著就很沉。沒有親眼見過古墓派的石棺,想來也差不了多少了,都是普通人推不開的。

“於是我與希聲躺倒了棺材裏麵,誰想到真的被我發現了一個機關。”朱由檢從懷中拿出了兩塊小指一般大小的玉石,乍一看根本算不上有品相,“它們藏在了棺材的縫隙中,隻露出了一個頭,希聲把它們拔了出來,然後這個棺材的底部就空了半塊,露出了一條通道,我們才從那個地方走了出來。”

朱由校愣了一下,他沒有想到故事結束的如此突然,還以為要遇到什麼其他的波折,“就這樣了?那為什麼你們會出現在意大利?”

“我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事實上哪有朱由檢說的那麼輕鬆,他們當時已經沒有了補給的食物,不走出去就是困死在石室中,但是走出了仍然麵對的是茫茫黃沙,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什麼地方。好在他們的背運都用在了皇宮中,離開了那裏之後遇到的事情也是有驚無險,竟然遇到了一支商隊,做的是從昆侖到中原的玉石生意,不過這次是他們的返程,剛從中原方向回程,就捎上了兩人一路西去到了和田。“後來我們想想,都走到了這裏不如索性往西去,跟著走私的商隊一路就到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