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咧著沒幾顆牙的嘴巴,吧唧吧唧喝完了。

顧家在溪口村算是個大戶人家。顧玉成太爺爺那一輩逃荒到這裏,就在這裏紮下了根。顧老太爺有一手木匠活的好手藝,農閑之餘就給人打家具農具之類的,到了顧老爺子這一輩,已經是十裏八鄉有名的木匠了,慢慢也積攢下不少家底。

在三個兒子逐漸長大成人後,顧老爺子就蓋起了青磚房,兩個兒子先後娶妻生子,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到現在也是三世同堂的大戶了,在溪口村數得上富裕。

作為和顧老爺子扶持走過半生的女人,呂老太太掌握著全家的財政大權,每一枚銅板都看得很緊。全家嚼用都從公中出,但同樣的,收入也要交到老太太手上。

去年顧老爺子急病去世,家裏進項少了一截。呂老太太傷感老伴兒去世的同時,越發將銀錢看的緊,廚房做完飯後就牢牢鎖起來,誰也不能偷吃一口東西。

顧玉成昏迷這十幾天沒進過什麼好東西,餓得皮包骨頭。他嘲笑小丫頭又黑又瘦,這會兒摸摸自己,也是肋骨一根根凸出,沒好到哪裏去。

正要起身去廚房看看,忽然門簾掀開,一個滿頭是汗的年輕女人走進來,看到顧玉成抱著小丫頭,驚喜萬分:“二郎你醒了?真是佛祖保佑!”

這是原身的母親王婉貞。見她回來,小丫頭咿咿呀呀地朝著她伸胳膊,咧著嘴笑。

王婉貞接過小丫頭,揉了揉她頭頂稀疏的黃毛,又問顧玉成:“二郎,你身子怎麼樣?可是覺著好些了?”

顧玉成點點頭:“我好多了。今天醒來,就覺得心裏清明許多。”

“真是佛祖保佑。”看兒子眼神清亮,不似前陣子沒精神,王婉貞放下心來,又念了一句,使勁兒擦擦眼淚,“娘這就去做飯,今天給你做好吃的。”

王婉貞囑咐小丫頭不要鬧哥哥,就轉身出去。

沒一會兒,院子裏傳來煙火氣和交談聲,水井邊響起咕嚕嚕的聲音。

顧玉成試了試,發現小黑丫頭沒有幾斤重,現在孱弱的自己也抱得動,於是慢慢地抱著她走了出去。

此時已近黃昏,暮色淺淺地壓過來,不知名的鳥兒嘰喳著盤旋歸巢。

顧玉成環顧四周,發現顧家這院子不小,共四個大間,兩個小耳房,但是顧家大房有兩子一女,二房有一子一女,加上三房的顧大富和呂老太太,十幾個人住在一起,還養了一頭牛,加上各種家什,也是滿滿當當的。

這會兒,王婉貞在廚房忙碌,炊煙嫋嫋。大伯娘不知在屋裏忙什麼,看不見人影。

顧玉成的奶奶呂老太太,正在院子裏喂雞,一邊喂一邊念叨讓它們多生蛋。轉頭看見他出來了,那臉一下拉得老長:“二郎啊,你可算起身了。咱家統共攢這點兒家底,都花在你身上了。”

懷裏的小黑丫頭不笑了,咕嚕嚕轉著兩隻大眼睛盯著呂老太太,小爪子攥得緊緊的,是一個緊張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的反應。

小丫頭咧著沒幾顆牙的嘴巴,吧唧吧唧喝完了。

顧家在溪口村算是個大戶人家。顧玉成太爺爺那一輩逃荒到這裏,就在這裏紮下了根。顧老太爺有一手木匠活的好手藝,農閑之餘就給人打家具農具之類的,到了顧老爺子這一輩,已經是十裏八鄉有名的木匠了,慢慢也積攢下不少家底。

在三個兒子逐漸長大成人後,顧老爺子就蓋起了青磚房,兩個兒子先後娶妻生子,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到現在也是三世同堂的大戶了,在溪口村數得上富裕。

作為和顧老爺子扶持走過半生的女人,呂老太太掌握著全家的財政大權,每一枚銅板都看得很緊。全家嚼用都從公中出,但同樣的,收入也要交到老太太手上。

去年顧老爺子急病去世,家裏進項少了一截。呂老太太傷感老伴兒去世的同時,越發將銀錢看的緊,廚房做完飯後就牢牢鎖起來,誰也不能偷吃一口東西。

顧玉成昏迷這十幾天沒進過什麼好東西,餓得皮包骨頭。他嘲笑小丫頭又黑又瘦,這會兒摸摸自己,也是肋骨一根根凸出,沒好到哪裏去。

正要起身去廚房看看,忽然門簾掀開,一個滿頭是汗的年輕女人走進來,看到顧玉成抱著小丫頭,驚喜萬分:“二郎你醒了?真是佛祖保佑!”

這是原身的母親王婉貞。見她回來,小丫頭咿咿呀呀地朝著她伸胳膊,咧著嘴笑。

王婉貞接過小丫頭,揉了揉她頭頂稀疏的黃毛,又問顧玉成:“二郎,你身子怎麼樣?可是覺著好些了?”

顧玉成點點頭:“我好多了。今天醒來,就覺得心裏清明許多。”

“真是佛祖保佑。”看兒子眼神清亮,不似前陣子沒精神,王婉貞放下心來,又念了一句,使勁兒擦擦眼淚,“娘這就去做飯,今天給你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