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雖有損毀,但上麵留下了武道傳承。”蘇百煉振作精神,慢慢道,“我告訴諸葛亮收集兵器的目的時,給他解釋了好一會兒。誰說和聰明人打交道容易?”

賈詡笑道:“這也不怪他。孔明雖為天下智囊,但他對兵器鍛造和器靈這些方麵,未必高於你我。即便是我,當日你第一次和我說要打造兵器之子,我不一樣也是難以接受嗎?也就是因為你蘇百煉這個兵器之王來說這件事,我們才會去考慮。換一個人說,誰會信他?”

蘇百煉道:“這個事說複雜了,連我也不好解釋。說簡單了,無非就是把近百把神兵放在一處,用法陣熔煉。然後配合天生天養之術,將這些具有天地靈氣的神兵,變成像人一樣的生靈。當年我第一次從《無字天書》看到萬兵鑄魂法時,也沒想到有一天真會用它。”

賈詡道:“這幾日,我已經根據你的安排,給這裏所有兵器溫養到位。隻是內心還是覺得用天下所有的神兵鑄就神魂,創造兵器之子的事,仿佛癡人說夢。而這些兵器之子,日後會不會替我們這個世界複仇,則更不好說。我們的計劃真能成功嗎?有沒有可能我們留下這些兵器,待日後風雲複起,也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蘇百煉皺眉道:“之前商量好的事,就不要再推翻了吧。眼下能打的猛將還剩幾個?光有兵器有什麼用?”

賈詡沉默了一下,點了點頭。

“在成都,諸葛亮也推演過多次,說雖然機會不大,但還是有可能成功。”蘇百煉看著爐火,輕聲道,“他當時已經油盡燈枯,用盡最後的力量為我的行動遮蔽天機。我也不忍心讓他多說具體的情況。”

“孔明若說此計可行,那大約要多久改天換日?”賈詡追問道,“畢竟我是想讓這些兵器之子拯救這個天下啊。”

“他說,神兵化靈要十八年,兵器之子謀定天下,則或許要更久。”蘇百煉輕聲說。

“十八年?孔明倒是樂觀。我們司馬懿說,此法或許可行,但耗時太久,怕要一百八十年。他說兵器鑄靈不是那麼容易的。”賈詡輕聲道,“我第一次更願意信這諸葛孔明的話。因為十八年也就罷了,還能救下一代的百姓。而一百八十年,就隻能救一些文明的傳承了。司馬懿還說,在他看來一百八十年還是短的。可是如果要更久的時間,即便大業終成,打敗了異域人,又有什麼意義?而那時候的天下百姓,怕早已對異域人歸心了。”

蘇百煉認真把諸多兵器擺放整齊,將所有兵器的狀態檢查清楚,才輕聲道:“敵人強大凶殘……妖法難測。不僅能天降神將,編織幻影,還能未卜先知。我創造兵器之子,原本就不是為了當前。而是為了百年之後的百姓能有出頭之日。你說的不是不對,但我總要做些什麼。

“死馬當活馬醫?”賈詡說。

“不錯,就是死馬當活馬醫。”蘇百煉輕聲道,“所以就不要在意時日了。”

賈詡苦笑道:“這爐火一旦開起,這些神兵就算毀了。此地的兵器有三分之一出自你手。你真舍得?我一介文士,也知道神兵難得,替它們可惜。”

“命都舍了,還有什麼不舍得?”蘇百煉笑了笑,“作為以鑄造兵器為生的人,還有什麼比以神兵為魂,以天地為靈,創造一股新的力量更壯麗的?”

賈詡沉默了一下,點頭道:“說的也是。百煉啊百煉,嘖嘖,這確實是最適合你的工作。也正因如此,這兩年我才努力配合你籌措這些東西。”

蘇百煉道:“我們在此四方山引地龍之火,融盡天下神兵,注入武道之魂。兩者交融,將有兵器之子生與天地間。如今的強敵,靠我們普通人是指望不上了。但也許它們可以。隻要能打敗那些來自異域的敵人,一切就都是值得的!”他說到這裏,向賈詡伸出手。

賈詡從懷中取出一盞青銅油燈遞給對方。

該物件,鏤有古老花紋的燈座高三寸,七座小的燈台成北鬥七星狀排列,燈台成龍首的形狀,龍舌就是燈芯,在燈的底座上刻著“鎮魂”兩個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