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搶手貨(1 / 2)

第129章 搶手貨

遠在魏國的太子墨何沉默地看著手上的飛鴿傳書,看完之後微微沉吟:“先加強邊疆,再雙國同治,最後開放市場……這真的是那個叫關莞的人提出來的麼?這等人才,為何沒有在我大魏,而是去了區區齊國?”

想大魏一千年曆史,曆幾代明君,雖說到現在,被齊、晉牽製了不少的國力,不過暫時而來,在三國之中,還是大魏更加強盛啊,為何反而是弱國能吸引到人才呢?墨何百思不得其解。

他當然不知道穿越這種事情確實具有一定的隨機性,比如有的人穿越去了秦國每天擔驚受怕,有的人穿去盛唐作威作福,關莞語氣不好不壞,雖然沒有穿到一個鼎盛的國家,卻也沒有去到一個極貧之地,她在齊國遇見了銘涇,也許也是上天注定的,這個完全跟國力,跟明君是沒有關係的。

墨何執筆想著要怎麼回書,是想方設法地將關莞籠絡到我國呢?使者說已經送過金銀,全不奏效,或者送美人呢?太大張旗鼓挖牆腳總是不太好,或者偷偷將人擄過來?那後續身份的事情也要一番周折,墨何沉思許久,落筆的時候隻凝成纖細的一句:“在明在暗,或要或奪,一切手段,將其帶回魏國。”

隨著白鴿飛出去的瞬間,墨何覺得有時候身為儲君,在必要的時候免不了要心狠手辣,然而他沒有意識到的是,下達這樣旨意的他,已經算不得明君了,他沒有意識到這樣籠絡的人,是不會服他的,君臣都不一心,又何來盛世呢?

魏國使者接到太子的旨意之後,紛紛像熱鍋上的螞蟻,每天在廂房裏商議無數對策,不知道浪費了多少腦細胞。而當事人,卻每天在書房裏和銘涇調調情,看看書,出出主意逗逗樂,過的好不愜意。

這日魏國使者請辭,銘涇大擺筵席相送,其中也有晉國使者隨席,魏國使者卻都心不在焉,在筵席快結束之際,魏國使者突然站起,對著銘涇行了一個大禮,全身拜倒在地:“魏國出使接近尾聲,先拜謝公子銘涇熱情款待!”這領頭的使者一拜,身後一二十個使者紛紛也同拜,念著:“拜謝公子銘涇熱情款待。”

銘涇隻揮揮手:“魏國使者不必多禮。”

魏國使者再拜:“為感念齊國授業之恩,大魏王令我向齊國獻上美女百人,駿馬千匹,黃金萬兩,白銀十萬。”

大魏國富民強,這黃金白銀駿馬美女一出口,眾人皆是微微一愣。與之前見麵禮時候的禮物,可謂天壤之別,就連銘涇也沒想到,他揚揚眉,起身下來親自扶起了使者:“魏國使者好生客氣,大魏王也十分闊氣,我大齊將農業分享於四海,是希望各國百姓都能吃飽穿暖,卻不是為了這錢財,可是大魏王送出的東西,我們也不好回絕,就請使者也不要客氣,看得上我大齊的什麼東西,若在銘涇權利範圍之內,必定贈與!”

大魏使者聽到這裏,再是一拜:“感念銘涇公子,我們使者來此,並不敢代替大魏王要什麼,隻不過剛來之時,對關公子一席話甚是投機,禁不住五體投地,如果公子不介意,願換關公子一人入我大魏,大魏必以謀士之禮待之!”

這句話一出,場上立即進入一種詭異的安靜,這廂是銘涇臉上不好看,那邊是關莞已經著急起來,而銘涇的食客們又一臉喜色,想趁著這個時候將關莞送出去是最好的。除了這幾撥人,晉國使者也不好過,他們呢緊緊盯著銘涇,生怕他會答應。

見所有人都沉默了,關莞立即跳出,哈哈一笑道:“我關莞隻是一介匹夫,何德何能讓大魏使者如此惦記,我關莞是自由慣了的人,在齊王府也不曾為俗名所累,就求大魏使者快快不要為難在下了!”

銘涇座下卻有食客冷言相譏道:“關公子好不識抬舉,大魏使者點名是想提你去大魏委以重任,卻不想關公子推三阻四,這是要讓銘涇公子食言麼?”

一有食客出頭,下麵紛紛有食客附和:“就是,就是……”

銘涇臉色更加難看了。而大魏使者還在期待地看著銘涇。

關莞再拱拱手:“大家說的不錯,我確實不能讓銘涇公子食言,在下實在眷念齊國土地,這裏埋葬著我的哥哥,也住著我的妹妹,為了讓公子不至於失信於大魏,關莞即刻請辭,這就離王府而去,從此天高海闊吧!”

食客們一聽此話,紛紛變色,互相對視,不知道要怎麼接下去。

關莞微微笑著看向下座的使者:“大魏使者,關莞十分感謝你對我的激賞,隻是關莞閑雲野鶴,不願受束縛於朝堂,若是大魏願意在齊國招納賢臣的話,公子府上還有幾多能人誌士,相信公子不會吝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