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樁之所以稱之為劍樁,當然不是拿著劍站樁。
所謂劍樁,就是以人為劍,人劍一體,身體上下無一處不可為劍。靜樁並非是指站著不動。而是有感萬物生滅皆由天道,縱是滄海桑田,時空變換,也永恒不動。要在這無限的變化中,取一絲靜心。以達到心無所住,亦無所不住的超凡境界。
這與勇猛精進的武道有很大差別。但傅玄身體虛弱,最適合的就是這種清靜自然的樁功。
不過他也有些奇怪。劍者,鋒芒也。看他識海中的劍氣就知道何為霸道了。劍樁中有一個劍字,應該是隻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寧折不彎之意。還是說這種樁功還有些他不了解精妙所在?
四種樁功裏,天柱劍樁是最基礎的。
回憶書中的圖形,傅玄開始擺出起手式。
雙腳微分,因號稱天柱,當然不能分的很大,兩腳之間不過是一拳之距。
背形微弓,如負大山。但又不能太弓,腦門要自然與腳尖持平。相傳愚公移山時,有天神搬走王屋與太行兩座大山。這一式,就是要將劍式鍛煉出厚重如山的感覺。
雙手掌心向天,然後依圖解中的動作,小幅度的改變身體的姿勢。
隻見他身體各個部分開始動了,先是雙手並指,排入腦後。腳尖稍稍抬起,腳後跟著地。然後再將腰椎不斷伸展,雙膝並攏向前。他像個大青蟲一樣,不想拱起身子,卻又想向前走。整個人的姿勢要多怪異有多怪異。
傅玄隻做了一小會兒,就覺得腹部咕咕做響,渾身沒有一處不酸的。他的手不斷需要保持平衡,但由於不得法,很多時候腳下都會邁出去。
漸漸地,他感覺渾身上下都開始熱起來。先是腿部有溫麻之感,然後腰部,手部都出現發熱的現象。但他的身體卻沒流汗,而且也沒有口幹舌燥的感覺。
屋內的通風口忽然吹來一陣冷風,傅玄渾身的毛孔都立起了小疙瘩。腹中有一口熱氣仿在燒著心肺,不吐不快的感覺。
不好!傅玄頓時忍住不適感,想強把要吐的氣壓住。
書中對於這個現象是有記載的,此時要緊守氣道,不可讓這股氣散了,否則一切前功盡棄。
慢慢地,這股氣從腹部一直向上,經過百彙,直達檀中。所過之處,都是一股熱漲之感。入住胸腔後,氣流便不再繼續遊走,卻像一隻暴躁的猴子一樣,在胸口跳動不停。
傅玄雙手按住風府,強吸了一口冷氣。
冰涼的氣息經過喉管,在進入肺腑時被截出,而後直入胸腔。如果一般人這麼做,會出現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也就是俗稱的:胸悶氣。
“唔!”傅玄一聲悶哼,一冷一熱兩股氣流在胸腔內已成水火之式,這兩股氣流一股是後天輕靈之氣,一股是帶有人體血氣的後天濁氣。濁氣被清氣這麼一壓,頓時將他難受的夠嗆。
傅玄現在不能張嘴,甚至一但毛孔張開,他的一身精氣都會流散。身體也會垮掉,不知何時才能補回來。
傅玄將身體繼續按照圖解上的動作運動,如果現在有人在傅玄的房裏,一定會驚訝的發現傅玄現在就像是一個大磨盤,小心翼翼的搬運著肢體。而他的胸口處像是有一筐黃豆,在被他仔細的研磨著。
外風入體是在練習天柱劍樁時,初學者比較容易受到的幹擾。即使是在靜室中,也難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隻有將毛孔完全關閉,渾身氣血練如鉛汞,才能完全避免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