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救人(1 / 2)

江南第一婦產醫院

清早7時,江南一婦嬰住院樓產三科,護士長宋婕正組織護理班子開晨間交班會議。

宋婕一邊翻看護理記錄,一邊做工作筆記:前夜新進產婦3人,分娩6人,外院急診轉進一人:“……老曹,52床新進的產婦情況如何?”

“3點多我看了胎心和產婦血壓,情況穩定,一會兒再做個胎心監護和B超,等曾醫生看過,就能安排手術。”老曹是科裏的老人,許多棘手的病人進來大多由她接手。

宋婕點頭,又蹙眉擔憂道:“52床之前就血壓高進來過,好不容易熬到34周,你多留心。還有外院剛急診轉進的,一會兒先去看她。”宋婕合上手中厚厚的工作日誌,轉頭對身邊的護士說道:“劉梅,一會兒治療室的晨間消毒,你盯一盯。幾個新進的小同誌,我看都挺勤快,你多費心帶帶,多出些能人,大家手頭工作也能鬆鬆。”

“宋姐,你還不放心我麼,咱們可是合作多年的老同誌啊!保證多多培養中堅力量!”辦公室裏頓時一片歡聲笑語。劉梅向來風趣,是產三的開心果,這年頭工作能力強,性格又好的小年輕真是不多見,所以隻要產三來了新人,宋婕總是交給劉梅帶。

一婦嬰一共七個產科,單產三科16個病房,40個固定床位,卻住著46位孕產婦。多出來的幾個也是不能不安排的,擠一擠,湊一湊總能住下,隻是辛苦了醫護人員。產科的護士永遠是忙碌辛苦的,她不想嚇跑了新人,劉梅總是能用自己樂觀積極地的心態感染和激勵他人。

交接完工作,大家三三兩兩結隊準備晨間護理。宋婕則準備隨著醫師去查房。

護士小林是剛畢業來實習的護士,昨晚她值夜班。此時,有些猶豫開口,她擔心自己沒經驗,說些有的沒的,反而給護士長添麻煩。

宋婕留意到了,停下手頭的動作,用眼神鼓勵著小林開口。

“宋主任,V2的那個產婦,昨晚又沒吃東西,孩子也都是身邊的月嫂在管,我看她精神不太好,時常看著窗戶發呆呢。”小林護士這是懷疑V2產婦產後抑鬱了。

V2那位是前天住進來的,來時身邊就隻有一個月嫂陪著。住院手續都是上頭領導交代的,給安排了特需小單間兒。昨天上午剖宮產出一個男孩兒,孩子阿氏評分良好,是個健康靈活的寶寶。

宋婕隱約記得產婦姓馮:“好的,我一會兒去V2看看,多謝你留心。”

小護士得到宋主任的認可,心中雀躍。

新進的小護士總是心思細膩些,往往能觀察到細微之處。

結束了查房巡檢工作,宋婕再次來到了V2病房門口,護士長總是要麵對科裏最難搞的病人。就在剛才,V2例行檢查,一應問詢都是月嫂回答的,產婦精神狀態確實不好,也不關心孩子。

望著V2的房門,宋婕在腦海中組織著言語,這樣的經濟條件和人脈關係,總不會是外部生活壓力導致抑鬱的,那除了內分泌就是情感問題,畢竟她到現在都沒有見過產婦的家屬。

推門進去,產三唯二的兩間VIP病房條件不錯的,房間正中擺著標準病床,大到臨窗沙發茶幾,小到茶具熱水壺,都是齊備的。

宋婕來到床邊,輕聲喚道:“馮小姐,我是產三的護士長,我姓宋。你…還好麼?”

產婦並沒有回應。

“新生兒多和母親接觸有好處的,我們也鼓勵母乳喂養。咱們女人家剛生完孩子,激素水平驟變,情緒低落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做的是不讓這樣的情緒困擾的太久,平時多看看小寶寶,心情很快會恢複的...”宋婕絮絮叨叨的說著。

產婦仍看向窗外一動不動。

耐心溫柔宋婕從來不缺,工作20年,產後抑鬱的產婦,她接觸過不少,她們並不刁鑽無理,僅僅是需要更多地開解和傾訴:“產三的醫護人員都是熱心腸的,你隨時可以向我們尋求幫助……”

“宋護士,你…孩子多大了?”馮小姐終於開口了。

宋婕很高興自己的嘮叨得到了回應,可偏偏問到自己孩子。她側身坐在給陪護準備的椅子上:“我有個孩子叫亮亮,要是活到現在,估計上初中了。”

“對不起,冒犯了。”馮小姐查覺不對,尷尬的低頭。

宋婕不在意的笑笑:“不,沒關係,孩子患了遺傳疾病,不到三歲就沒了。”

“你,你們沒再要孩子嗎?我是說,男人…不都是想要兒子傳宗接待的嗎?哪怕現在是文明社會,都是一樣的。”沒有了初開口時的沙啞,馮小姐的聲音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