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實驗失敗後,科恩伯格決定做一件30年之後我的研究團隊做的事情:他保守地選擇了一個目標DNA進行複製,這個目標DNA就是phiX174。作為早期的基因合成和測序的開創者之一,羅伯特·L.辛斯海姆在那時已經發現了關於噬菌體生命周期的一些重要細節。盡管phiX174病毒的DNA是由一個單鏈環狀DNA所組成的,辛斯海姆發現,當它感染了宿主之後,存在於細菌中的酶立即把這個環境中的DNA轉變為通常的線狀雙螺旋結構。這個發現也解釋了科恩伯格在他第一次複製病毒的基因組時所遇到的問題:雖然DNA聚合酶能夠在線狀形式下複製整個phiX174基因組(5 386個堿基對),但它不能創建有傳染性的環狀形式。如今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如何把一條線變為一個圓環,但對半個世紀之前的科學家來說,在分子水平上實現這一點並非易事。
當然,大自然早就已經掌握了這種技巧,因此好幾個科研團隊,包括科恩伯格的團隊,都在尋找一種細菌酶,它能夠把線性雙鏈的DNA的兩端連接起來,使這個DNA變成一個完整的圓,就像一個“分子銜尾蛇”。這種搜尋工作在1967年結束了,因為那一年五個團隊都發現了DNA連接酶——一種能夠把DNA連接成一個環狀的酶。到了1967年年底,科恩伯格已經使用DNA連接酶把phiX174 DNA的兩端連接起來了,這樣就能夠利用DNA聚合酶對它進行複製了。現在這個複製出來的DNA已經有能力去感染細菌了。利用這種方法,科恩伯格已經在複製phiX174基因組、傳遞phiX174基因組了。他用這樣複製出來的DNA去感染大腸杆菌,並製造出多個病毒副本。
然而,盡管他知道自己已經在這些“大致的輪廓”的研究中獲得了成功,但是他確實不知道構成phiX174基因組的DNA序列到底是什麼。直到十年之後,即1977年,當桑格的團隊在他們的新測序方法上使用了DNA聚合酶,並運用新的測序方法來測定phiX174基因組的時候,科恩伯格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帶給生命”的到底是什麼。不過,科恩伯格的研究在當時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1967年12月14日,斯坦福大學為他舉辦了一個新聞發布會,那時也正好是他的論文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時候。會議的主辦者要求記者不要把科恩伯格的成就描述為“合成生命”,因為病毒並不是生物,病毒是依賴於其他生命而繁殖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把這個要求告訴所有人。
林登·約翰遜總統原定在那一天在史密森學會為紀念《大英百科全書》出版200周年而發表演講,他的演講稿撰寫人曾經問過斯坦福大學有關DNA工作的進展狀況。盡管在約翰遜總統的演講稿中是涉及這個內容的,但是當約翰遜總統開始朗讀經過撰稿人精心準備的演講稿時,他突然把它放在一邊,而把以下這個頭條新聞告訴給了聽眾,這時候約翰遜總統完全無法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
這個實驗失敗後,科恩伯格決定做一件30年之後我的研究團隊做的事情:他保守地選擇了一個目標DNA進行複製,這個目標DNA就是phiX174。作為早期的基因合成和測序的開創者之一,羅伯特·L.辛斯海姆在那時已經發現了關於噬菌體生命周期的一些重要細節。盡管phiX174病毒的DNA是由一個單鏈環狀DNA所組成的,辛斯海姆發現,當它感染了宿主之後,存在於細菌中的酶立即把這個環境中的DNA轉變為通常的線狀雙螺旋結構。這個發現也解釋了科恩伯格在他第一次複製病毒的基因組時所遇到的問題:雖然DNA聚合酶能夠在線狀形式下複製整個phiX174基因組(5 386個堿基對),但它不能創建有傳染性的環狀形式。如今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如何把一條線變為一個圓環,但對半個世紀之前的科學家來說,在分子水平上實現這一點並非易事。
當然,大自然早就已經掌握了這種技巧,因此好幾個科研團隊,包括科恩伯格的團隊,都在尋找一種細菌酶,它能夠把線性雙鏈的DNA的兩端連接起來,使這個DNA變成一個完整的圓,就像一個“分子銜尾蛇”。這種搜尋工作在1967年結束了,因為那一年五個團隊都發現了DNA連接酶——一種能夠把DNA連接成一個環狀的酶。到了1967年年底,科恩伯格已經使用DNA連接酶把phiX174 DNA的兩端連接起來了,這樣就能夠利用DNA聚合酶對它進行複製了。現在這個複製出來的DNA已經有能力去感染細菌了。利用這種方法,科恩伯格已經在複製phiX174基因組、傳遞phiX174基因組了。他用這樣複製出來的DNA去感染大腸杆菌,並製造出多個病毒副本。
然而,盡管他知道自己已經在這些“大致的輪廓”的研究中獲得了成功,但是他確實不知道構成phiX174基因組的DNA序列到底是什麼。直到十年之後,即1977年,當桑格的團隊在他們的新測序方法上使用了DNA聚合酶,並運用新的測序方法來測定phiX174基因組的時候,科恩伯格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帶給生命”的到底是什麼。不過,科恩伯格的研究在當時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1967年12月14日,斯坦福大學為他舉辦了一個新聞發布會,那時也正好是他的論文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時候。會議的主辦者要求記者不要把科恩伯格的成就描述為“合成生命”,因為病毒並不是生物,病毒是依賴於其他生命而繁殖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把這個要求告訴所有人。
林登·約翰遜總統原定在那一天在史密森學會為紀念《大英百科全書》出版200周年而發表演講,他的演講稿撰寫人曾經問過斯坦福大學有關DNA工作的進展狀況。盡管在約翰遜總統的演講稿中是涉及這個內容的,但是當約翰遜總統開始朗讀經過撰稿人精心準備的演講稿時,他突然把它放在一邊,而把以下這個頭條新聞告訴給了聽眾,這時候約翰遜總統完全無法掩飾自己激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