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之後,阮肖鈺就很少進廚房了,沒事的時候就打點打點菜園。他在屋裏找到一把斧子,茯苓說他以前是個砍柴的樵夫,他覺得茯苓說得沒錯,因此時常拿把斧子上山去砍些柴火回來,同茯苓在這涼山過起了閑雲野鶴的避世生活。

閑暇的時候阮肖鈺順帶做點木工活兒。就見他時常拿個鋸子在門口嘎吱嘎吱鋸竹子,大大小小的竹片擺了一地。可即便是做這麼些山野農夫才做的粗活,他身上始終帶著那麼些怎麼也揮散不去的出塵氣質,他幹起活兒來的樣子竟然甚是好看,惹得茯苓平日裏時常多看他幾眼。

一不小心被他發現自己偷看,她便做出一副嬌羞的樣子走開,看得阮肖鈺一陣莫名其妙。

那個時候,他已然相信往後的人生大概就是在這山裏同她過一輩子了。

茯苓身為木族人,身上的傷愈合得比旁人都要快一些,阮肖鈺的上正結痂,她手上的那些就已經好得差不多了。為免阮肖鈺起疑,她隻得忍受著一次次鑽心的疼痛,趁夜裏在手上再次劃上傷口,身上疼了,心裏才不會那麼疼。

兩人現在雖以夫妻自居,但阮肖鈺失了憶根本記不得以前的事,完全是重新認識茯苓。茯苓覺得這幾日的相處下來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這阮肖鈺雖然冷了些卻也不是什麼鐵石心腸,她覺得自己有希望。

不過兩人一直處得相敬如賓,誰也沒有越雷池半步。

茯苓覺著複仇計劃得快些進行,於是想著法子和他親近些。

以前聽族人講一些人間話本,裏麵有各式各樣的愛情故事,有美好的,有悲情的,也有兜兜轉轉辛苦一番最終走到一起的,甚至還有些講天神的,隻不過與他們這些神真實的樣子有些區別,凡人不知天界分了四族,始終相信天界統一。

以前茯苓年幼不懂情愛,看話本就隻是看個熱鬧。倒是也總結出情情愛愛的一些規律,什麼愛恨糾葛,前世今生,她也多少懂那麼點,非要讓她拿捏,也是找得準時機的。

盡管如今她依舊不能懂什麼是愛,但卻懂了恨,親身經曆過才明白為什麼恨會讓一個人變得麵目全非,讓人徹底改頭換麵。隻因那恨成了支撐一個人活下去的理由。

現在想來,那些話本讓如今的她少了不少迷茫。

茯苓記得有一篇話本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冷麵王爺,對誰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周圍人都怕他,不敢接近他。因此即便他已過而立之年,依舊沒有娶妻。

有一日,那王爺閑來無事,準備了器具要去林中打獵。

沿途經過城中鬧市,碰上一幫小流氓調戲一個女子。那王爺本無意救那女子,正欲縱馬離去。可那姑娘恰好看見了他,覺得他是個有錢有勢之人,便開口向他求救。他本不想管這事,誰知周圍人開始對他議論紛紛,指手畫腳。他實在受不住,便救下了那女子。

誰知那女子竟然賴上了他,說他既然救了她,就不該不管她,萬一以後那些混混來找她尋仇怎麼辦。女孩眨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得那王爺有些不忍,便把她帶回了府。

這女子一副巧手,做得一桌好飯,把這王爺的胃喂的是刁鑽不已,日日隻吃她做的飯。

不僅如此,這女子生性活潑可愛,平日沒事的時候就愛往那王爺身邊跑,一有機會就出現在他眼前。耍點小把戲,玩點小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