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3步步為營
這樣事情就可以按照千千的計劃一點點慢慢實施。這四年千千韜光養晦,就是為的這次機會的到來。
千千這次去西北有兩個好處。第一可以見見四年沒有見過的哥哥。第二可以立下戰功,歸來之時,皇帝必有重賞。封官加爵自然不在話下。這樣屢立戰功後,那麼宰相一家又會振興,而那個隻有皇帝才能進入的書房,如果可以的話,他應千千也可以進去。
而著一切的好處,都是以西北征討為起點。
“千千告退。”千千退下後,便開劃計這件事如何告訴娘,他需要找個時間,婉轉的告訴她,不然娘肯定會難過傷心的。一個兒子去了西北四年未見,另一個孩子也要去西北,戰亂之地,很有可能受傷,也許一捧黃土埋了終身。
所以千千需要好好安慰安慰娘,然後可能還得寫個保證書之類的。
第二天早朝,宰相上奏章,乞骸骨。皇帝念在宰相多少年來為朝廷的貢獻,特賜良田,黃金,供其養老。
看著宰相離去的身影,有的歡喜,有的喟歎,而對於皇帝,更多的是寬心。隨後皇帝將目光鎖定在禦史大夫身上,精明的目光又有了算計。
接下來就是關於西北戰事的問題。看著朝堂上爭鋒相對的兩個政派,你來我往的,挖苦諷刺,差點大打出手,皇帝揉揉自己的額頭,猛然拍案。
“都給我閉嘴。”這麼一說,朝堂上的官員,侍女,太監什麼的跪了一地。
“朕命顧將軍攜帥印,征討西北,封車騎將軍。”
“臣遵旨。”顧將軍領旨後也不由的暗自佩服千千。小小年紀將君心揣測的恰到好處。這樣的人將來會大有作為。
“啟稟皇上。這次西北戰亂,我國步步敗退,西北百姓,苦不堪言。許多城池已經丟失,依臣之見,朝堂需培養新的一代將領,我魏國才能更加昌盛。”顧將軍這一席話,先隻是厲害,然後再提建議,這樣皇帝采納的可能就會大大提高。如若貿然提出,必定會讓皇帝起疑心,這也是千千想到的。
“不知將軍有何提議?”皇帝一皺眉,想到西北戰事,他就愁上眉頭。
顧將軍由作揖改成下跪。
“回皇上,小兒顧亦秋和應千千自幼由微臣調教,其功夫不在老臣之下。而且二人熟知兵法布局,依微臣之見,這二人乃可用之才。”聽了顧將軍的話,皇帝沉默了。思隼片刻。
“這應千千可是宰相的小兒子?”皇帝的聲音不慍不火,讓顧將軍聽不出來皇帝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如果千千在這裏的話,應當可以揣測出來。
提到應千千,皇帝自然想到,他為應允清求情的那天。這個孩子很有膽識,而且也機智靈敏。在那樣的情況下,竟然能用許諾給他的條件作為交換應允清的性命,這個孩子變通能力很強。如若不是顧忌宰相的勢力,這個應千千可以重用。
如今宰相已經告老還鄉,這樣的話,說不定對魏國來說,是一個機會。
“準奏。封他們二人為三軍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