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享經濟時代,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越來越多,整合資源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過去需依賴組織才能完成的商業行為,現在個體完全有可能獨立完成。傳統的雇傭社會中,個體的工作作用與價值體現需要得到組織的認可,而在共享經濟發展的時代,個體的創造力和工作價值得到重視和放大。反映在雇傭關係上,就是員工更期待在工作中的創造和價值得到尊重和認可。
公司和員工不再是雇傭和服從的關係,而是一種平等與合作的關係,甚至正在成為一種平等的網絡關係。
從大規模生產流水線的實現,到現代化管理方式的普及,再到個人脫離固定組織,成為一組組自由人的聯合,這種變化已經具備燎原之勢。
組織形態正在從“企業+雇員”走向“平台+個人”。其實,無論是企業和雇員,還是平台和個人,它們都是利益共同體。員工從來不會忠誠於組織,他隻會忠誠於利益。市場原則最真實的體現是員工忠誠於個人的利益和發展,而非某個組織。組織所要關心的應該是力求去建立一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因為,拋開員工的個人利益訴求而去談員工的忠誠度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違背人性,是不道德的。
與此同時,國家應該對企業的管理法規、變化等采取開放、包容的態度,允許多形式、多形態出現,應該給予價值釋放的推動力。
未來個體和組織的關係是一種共生關係。何謂共生?那就是休戚與共。比如,任正非曾經講過的一段話,他說他現在才終於明白,他自己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力量的,隻有當他跟幾十人、幾萬人走在一起的時候,他才可以摸得到時代的脈絡。
每個人的需求都是千差萬別的,人們更希望符合自身需求的個性化服務。而正是順應時代潮流,基於互聯網的充分鏈接,依托於各種形式的互聯網工具,個體開始快速崛起,來滿足這樣的服務升級。
傳統的公司都是把精力主要放在內部管理上,而未來的公司更需要把精力放在對外協作上,可以用八個字概括:“求同存異,一致對外”。
但是,作為一個組織,又不能給自己設定邊界。因為未來的組織一定是開放式的,穀歌稱此為重新定義公司,無邊界的組織才是真正強大的組織,因為它可以隨時吸納外界的力量和人才,這就像吸星大法一樣,包容性越強,適應性也就越強,永遠敞開自己,強大到無我,自信到不存在,才是未來組織的最高境界!
無論是組織還是個人,我們一定要從“弱肉強食”的邏輯轉向“創造共生”的邏輯。個體如果想走向強大、走向組織,那麼就可以建立一個共生的平台,從而幫助人們真正地成長起來,使自己的利益獲得更快的增長。
這將改變過去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博弈關係。
在共享經濟時代,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越來越多,整合資源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過去需依賴組織才能完成的商業行為,現在個體完全有可能獨立完成。傳統的雇傭社會中,個體的工作作用與價值體現需要得到組織的認可,而在共享經濟發展的時代,個體的創造力和工作價值得到重視和放大。反映在雇傭關係上,就是員工更期待在工作中的創造和價值得到尊重和認可。
公司和員工不再是雇傭和服從的關係,而是一種平等與合作的關係,甚至正在成為一種平等的網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