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領完玄影閣發給新人的物品後,楊安給李易在二樓分配了一間屋子當做他辦事的場所後,李易便回了李府,明日他才需要到玄影閣正式任職。
——
此刻午時,李府院內。
下了一個早晨的小雨停了,陽光明媚,李易坐在亭子裏可以聽到街外又恢複了平日的熱鬧。
石桌上正放著玄影閣發放給新人的物品補給,三枚符篆,兩本書和一件法衣。
李易此刻手捧著玄法小解如癡如醉的讀著,每一個字都讓他覺得如獲至寶。
盡管楊安認為李易師門不一般,這些修行常識對李易來說是無用之物,但殊不知這才是李易最需要的,雖然裏麵記載的不是什麼非常高深的法門,但對他而言今天從玄影閣得到的最珍貴的東西便是這兩本關於修行界的書。
“靈蘊天地氣藏萬物……陰陽五行,死生相替……修行之士,洗髓納氣、蘊靈養神,向道而生。”李易一字一句念著,同時心中一陣欣喜,這是對修行知識的喜悅。
雖然道書推演出了一門吐納練氣的法門養氣決,但李易不懂修行基礎知識終究是無根之木,而現在這本書解了李易燃眉之急,是他修行的啟蒙。
李易按捺心中喜悅繼續看下去。
修行便是修道,道乃世間萬物之本,一切修行法門都是為了求道。世間有無數修行法門,但總得來說都可以歸納為道佛魔三門,當然也有儒家、神道和一些旁門,但儒家才興起、神道已落寞,皆不成氣候。
看到這裏李易心神一動,腦中想起來修煉佛法的貓妖廣雲,又繼續看下去。
道門修法力、佛門凝佛元、儒家悟浩然正氣,萬法都是殊途同歸,吐納天地靈氣修煉己身,養魂凝神。
修行一道路途艱險,稍有不慎身死道消。有那初修者吞吐靈氣洗伐自身是為養氣境;入門者靈氣周身運轉不息,凝結法力,築就道基,是為築基境;再進一步,法力蘊養三魂七魄,是為蘊神境。後來的境界書上寥寥幾筆帶過並未解釋。
……時間緩緩而過,一頁又一頁翻過,轉眼李易已經把玄法小解翻到了最後一頁。
看完全部內容,合上書,李易吐出一口濁氣,臉上露出笑容。
讀完整本書他對修行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再像以前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懂。
修行九境,一境界一蛻變,雖然書中隻記載了前三個境界但對李易目前來說已經夠了。
李易用書中所得和自身相比,他目前修煉的養氣決正處於修行第一境,養氣境。
養氣境,吐納靈氣蛻變凡軀,漸漸顯露出和凡俗的差異,雖然沒有凝結法力不能施展法術,但可以用靈氣驅使外物,比如符篆。
不過和書中記載的不一樣,書中所言養氣境可以用靈氣覆蓋身軀某部來達到短暫強化的目的,李易發現他可以全身覆蓋強化,不僅如此他還可以靈氣覆蓋在外物上。
“比如青銅劍上。”看著地上被一劍劃破的石頭李易低聲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