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中天依舊給出了一個讓周夢琪不太滿意的答複。
不過既然事已至此,周夢琪也隻能選擇讓楚中天嚐試一下。
“書房在那邊,做好了叫我!”
周夢琪指著一扇門說道。
楚中天點了點頭,搬起來電腦,走向了書房。
書房的設計很簡單,一麵書架上,擺放著嶄新的書籍。
從四書五經,到現代文學,種類看起來很豐富。
不過從嶄新的程度上,就能輕易判斷出,很多書都不像讀過的樣子。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買一些書放在家中,用來裝門麵,彰顯自己有文化。
而實際上,文化的多少,知識的多寡,跟書架上的書沒有半毛錢關係。
坐在電腦桌前,楚中天開始嚐試著做電影特效。
電影特效跟編程雖說是兩碼事,可是也有殊途同歸之處。
比如說,素材的篩選和剪輯,這裏就需要用到一些專業的軟件。
而這些比較專業的軟件,被圈內人視為至寶一般的存在。
不同的軟件,不同軟件裏的不同素材,在製作出特效的時候,往往效果相差甚大。
在非專業人士的眼中,特效好看就可以,但是在專業人的眼中,特效更講究逼真效果。
越逼真,越酷炫的特效,往往才更能或許觀眾們的歡心。
那些被戲稱是五毛特效的後期製作,很多時候不是不夠酷炫,而是逼真效果太差了。
楚中天嚐試了幾次之後,發現周夢琪的電腦裏,安裝的特效軟件,效果實在差強人意。
雖說也能用,用心去做,花費時間去調試,也可以達到近乎逼真的效果。
隻不過,在楚中天看來,效率還是太低了一些。
很多熟知電影的人都知道,一部電影的成本,往往特效占了很大一部分。
究其原因,一方麵是特效的製作難度太大,很多頂級特效團隊,收費絕對令人咋舌。
幾分鍾的特效,往往要價百萬以上。
饒是如此,很多資金充足的電影,依舊很難找到專業的特效團隊。
專業團隊全世界就隻有那麼幾個,需要製作特效的電影,每年卻以幾千幾萬的計算。
其實,也不是專業團隊不想多賺錢,主要原因是特效的製作的耗時太長了。
為了達到完美效果,很多特效甚至會一幀一幀的修改,一幀一幀的處理。
這就導致了特效成本直線上升,要價高一點,自然也沒什麼大不了。
可是楚中天不行呀,楚中天不是專業的特效師,用的也不算頂尖級別的特效軟件。
為了能在短時間內,拿出效果最好的特效鏡頭,楚中天最終決定,還是先編寫一款新的特效軟件更靠譜。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刀磨的不夠快,就算能砍到柴,效率也太低了一些。
下載了一款編程的軟件,楚中天又借鑒了許多特效軟件的功能,再融合自己的一些想法,最終,終於有了編寫的方向。
編寫一款軟件,絕對要比編寫一個病毒要困難。
軟件首先要考慮它的實用功能,一款不能用的軟件,就算用到的邏輯再精秒,同樣沒什麼卵用。
楚中天依舊給出了一個讓周夢琪不太滿意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