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係我一生心 負你千行淚(1 / 3)

這是間茅草屋,正梁上架著根小腿粗細的毛竹。雪積得厚了,簷子往下凹著,隨時要把屋頂壓塌的樣子。

窗上沒有窗戶紙,拿兩塊牛皮蒙著,光透不進來,屋裏陰沉沉的。好在炕是暖和的,炭火燒得也勻,偶爾聽見嗶啵的聲響,四周靜悄悄,連聲狗吠都沒有。

錦書頭暈眼花地坐起來,四下打量。屋裏沒別的擺設,炕前有張柏木八仙桌,四圍是模樣不太齊整的條凳。屋子正中間豎了根圓木,大約是用來支撐房梁用的,上麵掛了個水囊。北邊牆上供了張財神年畫兒,香爐裏積滿了灰,蠟簽兒上是兩截燒剩下的紅燭,一邊泄了蠟油燒空了,耷拉著幾乎要倒下來了。

一個人也沒有!她有些慌,隻記得是被個韃子擄走的,先頭還吸了麻沸散,這會子手腳也是酥軟的。想出門瞧瞧力不從心,隻有等恢複了力氣再說。

鬧不清韃靼人是怎麼從三十裏連營中把她劫出來的,她擁著羊皮褥子悚然呆坐著。一定是永晝吧,一定是他派人把自己弄到這裏來的!隻是人在哪裏?怎麼不來見她呢?

不知南軍現在是怎樣一副光景,皇帝發現她不見了必定是雷霆震怒,這場戰爭避無可避。她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怎麼走,像是到了十字路口,往哪個方向邁都不對。

這時有靴子急踏地皮的聲音傳來,腳步很繁雜,大約有五六個人的樣子。漸次到了屋前,嘭的一聲就把門推開了。

錦書嚇了一跳,那些韃靼人長得很彪悍,穿羊皮褂子,腰上別著彎刀。頭發披散著,零星結了幾個辮子,辮梢兒上掛著彩色的珠子,耳朵上是牛鼻環那樣大的鐵圈兒,在門板兩腋站著,五大三粗麵目可憎,活像門神夜叉星。

她往炕角縮了縮,一個個的審視過去。韃靼人五官扁平,顴骨很高,眼睛很小,不如中原人秀氣。永晝在韃靼生活了十年,不論怎麼喝羊奶吃牛肉,也不至於長成那個模樣。她覺得恐懼,恍惚像掉進了狼窩裏。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聽懂漢話,小心地說:“請替我通稟,我要見弘吉駙馬……見你們台吉,弘吉圖汗。”

那些韃靼人充耳不聞,仍舊一手按刀佇立著。她有些灰心,連說帶比劃的表示想找個通漢語的人來交流,似乎也沒有人搭理她。

正失望著,卻有個四五十歲,麵貌平和的人走進來,抖了抖身上的駱駝皮大氅,地上立刻積了一灘冰碴子。

他抬眼看錦書,笑了笑道:“太常君受驚嚇了,昨天是不得已,失禮之處請海涵。”

是中原話!也許說得少,磕磕巴巴並不流利。她好奇地瞧他一眼,“閣下是哪位?怎麼知道我的封號?”

那人衝她鞠了一躬,“我從前是端肅貴妃娘家兄弟府上的西席,叫冼文煥。”

錦書一聽直起了脊梁骨,那天南軍攻城,老十六正是到佟國舅府上吃席才逃過一劫的,這麼說就是他把永晝帶出京畿的。

這是間茅草屋,正梁上架著根小腿粗細的毛竹。雪積得厚了,簷子往下凹著,隨時要把屋頂壓塌的樣子。

窗上沒有窗戶紙,拿兩塊牛皮蒙著,光透不進來,屋裏陰沉沉的。好在炕是暖和的,炭火燒得也勻,偶爾聽見嗶啵的聲響,四周靜悄悄,連聲狗吠都沒有。

錦書頭暈眼花地坐起來,四下打量。屋裏沒別的擺設,炕前有張柏木八仙桌,四圍是模樣不太齊整的條凳。屋子正中間豎了根圓木,大約是用來支撐房梁用的,上麵掛了個水囊。北邊牆上供了張財神年畫兒,香爐裏積滿了灰,蠟簽兒上是兩截燒剩下的紅燭,一邊泄了蠟油燒空了,耷拉著幾乎要倒下來了。

一個人也沒有!她有些慌,隻記得是被個韃子擄走的,先頭還吸了麻沸散,這會子手腳也是酥軟的。想出門瞧瞧力不從心,隻有等恢複了力氣再說。

鬧不清韃靼人是怎麼從三十裏連營中把她劫出來的,她擁著羊皮褥子悚然呆坐著。一定是永晝吧,一定是他派人把自己弄到這裏來的!隻是人在哪裏?怎麼不來見她呢?

不知南軍現在是怎樣一副光景,皇帝發現她不見了必定是雷霆震怒,這場戰爭避無可避。她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怎麼走,像是到了十字路口,往哪個方向邁都不對。

這時有靴子急踏地皮的聲音傳來,腳步很繁雜,大約有五六個人的樣子。漸次到了屋前,嘭的一聲就把門推開了。

錦書嚇了一跳,那些韃靼人長得很彪悍,穿羊皮褂子,腰上別著彎刀。頭發披散著,零星結了幾個辮子,辮梢兒上掛著彩色的珠子,耳朵上是牛鼻環那樣大的鐵圈兒,在門板兩腋站著,五大三粗麵目可憎,活像門神夜叉星。

她往炕角縮了縮,一個個的審視過去。韃靼人五官扁平,顴骨很高,眼睛很小,不如中原人秀氣。永晝在韃靼生活了十年,不論怎麼喝羊奶吃牛肉,也不至於長成那個模樣。她覺得恐懼,恍惚像掉進了狼窩裏。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聽懂漢話,小心地說:“請替我通稟,我要見弘吉駙馬……見你們台吉,弘吉圖汗。”

那些韃靼人充耳不聞,仍舊一手按刀佇立著。她有些灰心,連說帶比劃的表示想找個通漢語的人來交流,似乎也沒有人搭理她。

正失望著,卻有個四五十歲,麵貌平和的人走進來,抖了抖身上的駱駝皮大氅,地上立刻積了一灘冰碴子。

他抬眼看錦書,笑了笑道:“太常君受驚嚇了,昨天是不得已,失禮之處請海涵。”

是中原話!也許說得少,磕磕巴巴並不流利。她好奇地瞧他一眼,“閣下是哪位?怎麼知道我的封號?”

那人衝她鞠了一躬,“我從前是端肅貴妃娘家兄弟府上的西席,叫冼文煥。”

錦書一聽直起了脊梁骨,那天南軍攻城,老十六正是到佟國舅府上吃席才逃過一劫的,這麼說就是他把永晝帶出京畿的。

她喜出望外,正急著要問永晝境況,那西席比了個手勢止住了她的話,隻道:“帝姬少安毋躁,我有幾句話和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