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喜歡給她買漂亮的小洋裝和小旗袍,把她打扮成小公主。然後自己彈著鋼琴,爸爸在旁邊拉著小提琴伴奏,她則在父母慈愛的目光中跳著笨拙的舞……
她的外公是個手藝了得的隨軍廚子。
戰爭年代的時候,憑著一身高超的廚藝在荒涼的戈壁灘上,喂飽了不少後來都有頭有臉的人物。
所以在蘇懷夏小時候的記憶裏,家裏的門檻都要被形形色色掛著笑臉,提著好東西的人給踏破了。
所有的好日子都終結於那場浩劫。爸媽被打倒,她自己也被迫下鄉來到了清河村。和她一起的還有姐姐蘇懷曼。
下鄉的日子很艱難,但還算平靜。然而改變她命運的波瀾都起源於1979年春,那年她才17歲。
因為春寒料峭著了涼,又過度勞作的她,在春播中昏倒,給村長送到了醫院住了五天。
就是這五天就花掉了將近100塊錢人民幣。一無所有的蘇懷夏當然付不起,藥費是村長代付的。
蘇懷夏一開始還天真的以為,村長是好心。後來當村長變著法兒催她還這100塊錢的時候,蘇懷夏才明白,村長的錢不是白付的。
他隻是想花100塊錢為他那癡傻的孫兒,買個體麵的老婆。
可憐蘇懷夏那時還是個不知世事的懵懂小姑娘,被扔到這窮鄉僻壤,身邊除了個笑麵虎的堂姐外,舉目無親。整個知青點裏,她的出生最差,在堂姐蘇懷曼有意無意的引導下,她被整個知青點排擠。
村長總是頂著各種由頭催債,然而一天隻賺十個工分,一工分隻有一分錢的蘇懷夏哪裏還的起這100塊錢?
村長借機暗示蘇懷夏,隻要蘇懷夏同他那個傻孫兒成婚,那麼所有的債都一筆勾銷。
蘇懷夏那時候早已經被嚇壞了,再加上還沒有撕破麵具的堂姐蘇懷曼還一個勁兒吹著耳旁風。
在那個時候,幾乎是所有人看來,嫁給村長的傻兒子,都算是一個並不是太差的出路。
村長的孫子雖然傻,但品性純良。而村長家裏的條件,在清河村這片兒也算頂尖的。
蘇懷夏那時候的家庭成分實在是太難看,能夠嫁給村長的傻大孫兒,都是蘇懷夏高攀了。
當時的蘇懷夏耳根子一軟,就在心裏默許了。
村長立即心花怒放的將蘇懷夏調到山上去看玉米地。
按照清河村的習俗,婚禮是要好好籌備的,這需要花費一點時間。村長這個舉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玉米地偏僻的很,又是讓蘇懷夏一個人去守,分明是打算生米煮成熟飯。
這也是蘇懷夏一生坎坷的開始。
就在她同趙傻子結婚不久,他的父母和外公救下的叔叔伯伯們就陸陸續續都平反了。
他們千方百計將蘇懷夏從農村撈出來的時候,蘇懷夏肚子已經有了六個月的身孕。
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個傻子。而且蘇懷夏名聲也算徹底毀了。在叔叔伯伯的介紹下 ,她勉強和一個同樣離過婚的工商局職員結婚。
媽媽喜歡給她買漂亮的小洋裝和小旗袍,把她打扮成小公主。然後自己彈著鋼琴,爸爸在旁邊拉著小提琴伴奏,她則在父母慈愛的目光中跳著笨拙的舞……
她的外公是個手藝了得的隨軍廚子。
戰爭年代的時候,憑著一身高超的廚藝在荒涼的戈壁灘上,喂飽了不少後來都有頭有臉的人物。
所以在蘇懷夏小時候的記憶裏,家裏的門檻都要被形形色色掛著笑臉,提著好東西的人給踏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