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態發生的環境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定向思維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如上例中的凶悍邋遢男確實就是罪犯,那麼被調查者就選對了。但在環境發生變化時,定向思維則會妨礙人們建立正確的認識。如上例中,英俊文雅男才是真正的罪犯。可見,定向思維是消極的思維方式,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猴子與香蕉
有效思維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世界觀、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都會影響到人們對事、對物的態度和思維方式,不過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過去的經驗。生活中有很多經驗,它們會時刻影響人們的思維。
美國的哈德芬遜實驗室曾做過著名的猴子與香蕉的試驗,向人們揭示了定向思維對人類的創造能力和掙脫束縛能力的限製。
試驗起初,實驗人員挑選出五隻身體素質差不多的猴子,把它們關在一個大籠子裏。籠子上頭掛著一串香蕉。實驗人員在籠子四壁裝了一個自動噴水裝置,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麵對籠子內部的四個水龍頭便會噴水,這五隻猴子會一起被淋濕。
猴子天生喜歡吃香蕉,看見籠子上麵有香蕉,其中一隻馬上奮不顧身地去拿,結果五隻猴子同時被淋成了落湯雞。但這並沒有嚇住猴子,在身體晾幹後,又有一隻猴子去拿香蕉,結果再次被噴。之後猴子們又先後嚐試了十幾次,每次都被水狂噴。於是,猴子們達成一個共識:誰也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噴到。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釋放,換進去一隻新猴子,名叫A。猴子A不了解籠子裏邊的情況,看到籠子頂部掛著香蕉,馬上想要去拿。其他四隻猴子看見了,如同離弦之箭一樣衝到A麵前,一起將它痛扁一頓。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猴子A拿香蕉的行為會害得它們被水淋,所以製止它去拿香蕉。A沒弄清楚情況,不甘心地又嚐試了幾次,但每次都被打得滿頭大包,卻依然沒有拿到香蕉。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A猴子終於知道了香蕉是不能碰的,想碰就要挨打,便放棄了拿香蕉的想法。
過了一段時間,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釋放,換上另外一隻新猴子,名叫B。同時,實驗人員把籠子四壁的水管全部撤去了,這時即便猴子再去拿香蕉也不會被噴了,但猴子們並不知道。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當然,它遭受的待遇和A一樣,其他四隻猴子連續痛扁了它數次,其中最賣力氣的是A猴子,估計是老兵欺負新兵,或者是多年媳婦終於熬成了婆。B猴子試了幾次被打得很慘,隻好作罷。
後來,又陸續地移出舊猴子換入新猴子,一隻接著一隻,舊猴子都被換成新猴子,再被更新的猴子替代,轉眼過去了幾個月。但不論怎麼替換,沒有猴子能拿到籠子頂上的香蕉,因為隻要有敢接近的,猴子們就立即群起而痛扁之。
在事態發生的環境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定向思維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如上例中的凶悍邋遢男確實就是罪犯,那麼被調查者就選對了。但在環境發生變化時,定向思維則會妨礙人們建立正確的認識。如上例中,英俊文雅男才是真正的罪犯。可見,定向思維是消極的思維方式,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猴子與香蕉
有效思維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世界觀、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都會影響到人們對事、對物的態度和思維方式,不過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過去的經驗。生活中有很多經驗,它們會時刻影響人們的思維。
美國的哈德芬遜實驗室曾做過著名的猴子與香蕉的試驗,向人們揭示了定向思維對人類的創造能力和掙脫束縛能力的限製。
試驗起初,實驗人員挑選出五隻身體素質差不多的猴子,把它們關在一個大籠子裏。籠子上頭掛著一串香蕉。實驗人員在籠子四壁裝了一個自動噴水裝置,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麵對籠子內部的四個水龍頭便會噴水,這五隻猴子會一起被淋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