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奇怪的小孩(1 / 1)

跑馬山,位於山東與河南交界,一曰其名得於山形,奇峻險要,遠望若馬兒奔跑,起起伏伏;二曰其名得於馬幫,是山東馬幫與河南馬幫常年征戰之地,明麵上大家來此交易,談判,喝酒吃肉,暗地裏搶地盤,搶錢糧,斷恩怨,數十年間無數英豪葬身此地。

此地有諺語雲:跑馬山上跑斷魂,一魂追一魂。

跑馬山山腳有一個村落,本無名,主要由逃荒饑民聚集而成,後來隨著葬身此處的馬幫成員越來越多,他們的遺孀孤子留下來,常年下來竟然有幾分繁華之勢。時值河南馬幫勢大,馬幫幫主李恒立規,入該村馬幫成員需要下馬,不得在村內動武,不得驚擾村民。若違規,發追殺令。此令一出,得到山東馬幫響應,幫主張汗同發追殺令,於是無名小村竟成為世外桃源,起名為:下馬村。

下馬村沒有確切的範圍,隻是有人落魄於此,便在村落外圍搭一間茅草屋即可入村。但村落還是有一條主幹道,一頭連著山外,一頭連著跑馬山。村民們自發在主幹道上進行日常交易,買米買菜,形成了集市,有幾家小酒棧,更多的卻是挑擔賣菜的菜農。

老羅就是若幹菜農之一,日出挑擔賣菜,日落歸家休息。在來下馬村前,老羅其實是個慣偷,隻不過有個馬幫的兒子,擔心不下,常年隨馬幫征戰。誰曾想,白發人送黑發人,那日小羅走時,老羅被抽掉了所有的力氣,留在了下馬村賣菜。

“熬日子吧”,老羅想。

一生小心翼翼的拿別人寶貴的東西,誰知自己被偷了一次,就被偷了幹淨,隻能認命。老羅自從進入下馬村,就再也沒伸過手,靠著年輕時自己老父親教的一手農活,竟跌跌撞撞的生存下來,再加上天性樂觀,老羅很快適應了現在的生活。

天不亮就到菜地摘了一擔黃瓜茄子,老羅挑著就上了集市。路上遇交好的菜農打了招呼,謝絕了小酒棧老板娘來一杯的邀請,老羅早早的搶到了自己的理想攤位,這是一個客流量大,而且對門是本村最好的來一壺酒棧以及風騷的老板娘。

“又是一個好天氣啊”,老羅抽著旱煙,眯著雙眼想著,不時閃過一道有一道的精光,掠過老板娘若幹地方。老板娘就像感應到了老羅色眯眯的小眼睛一樣,故意扭了扭豐臀。老羅下意識吞咽口水,假裝抬頭看天氣,真是一個好天氣啊。

本來這隻是正常生活的一天,如果沒有那個小孩的出現。

老羅第八十九次鑒賞老板娘某些地方的時候,忽然睜大了雙眼,並不是老板娘又扭了扭豐臀,因為老板娘也呆滯了。整個集市忽然一下靜悄悄,從主幹道的跑馬山那頭慢慢的走出一個小孩,約莫五六歲模樣,背著一把齊身高的馬刀,拎著一個空口袋。

“跑馬山上已經五年沒下過人了”,老羅想著。有謠言流傳說馬幫在跑馬山上廝殺驚到了山神,山神一怒之下打開殺戒血流成河,河南馬幫幫主李恒就死於此地,山東馬幫幫主張汗重傷而退,此後河南馬幫一蹶不振,山東馬幫重掌大旗,但張汗嚴令幫內成員不得越跑馬山一步。

沒想到,五年後,終於有人從山上下來,而且還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孩,下馬村眾人驚的說不出話來。

“難道是鬼”?老羅如是想。自從小羅去了之後,老羅越發相信因果循環之類的鬼神說。雖然自己一直舍不得花幾個銅板去酒棧喝杯小酒,近距離觀看下老板娘幾個奇特的部位,但是重金購置的觀音菩薩一直香火不斷,上個月還特意求了一道安神符,是附近大鎮裏的得道高僧親自開光。一想到安神符,老羅略微緩過神來。

小孩進入了集市,眾人如避鬼神,遠遠的望著。

小孩皺了皺眉,忽然直奔老羅菜擔前,老羅心驚,提擔欲走,誰知雙腿發麻,一步都移不得。慘了,老羅心想,剛才光顧著貪戀老板娘美色,蹲的太久,腿麻了竟不知道。心神惶惶之間,一聲稚嫩的聲音在耳邊響起:這菜,怎麼賣?

發人聲,再看小孩身後有黑影,老羅緩過神來。不是鬼,那就是人?老羅戰戰兢兢的說道,五個銅錢一擔。小孩從懷中摸摸索索,掏出十個銅板遞給了老羅,張開了口袋:裝。

老羅抖抖索索的用盡了全身力氣把兩擔菜倒進了小孩的口袋裏,馬上又癱在了地上。小孩紮緊了口袋,拖在地上,沿著來時的路竟然返回去了。

過了好久,小孩的背影已經消失不見了,下馬村集市的村民忽然像活了一樣,吵吵嚷嚷的說著剛才的事情,而這次詭異事件的另一名主人公老羅也成為了焦點,幾名交好的菜農紛紛問著老羅剛才的事情,就是對麵風騷老板娘也不顧身份跑過來打聽信息。不過老羅明顯被嚇壞了,喏喏的竟然說不出話了,晃晃蕩蕩的回了家。

“那個小孩是誰呢?”老羅苦悶的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