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幾乎就是垮掉派作家群像——卡洛·馬克斯的原型是艾倫·金斯堡、老布爾·李叫作威廉·巴勒斯、薩爾·帕拉蒂斯對應凱魯亞克本人。主角狄恩·莫裏亞蒂則是尼爾·卡薩迪。在凱魯亞克看來,尼爾·卡薩迪的熱情癲狂、玩世不恭、對權威的蔑視以及對快感的追求,最能體現垮掉派作家對體製和主流文化的反叛。盡管眾多評論家依然認為“beat geion”裏的beat是“累垮了”之意,但這個詞語的創造者凱魯亞克卻界定其意為“極樂的”——他認為他們這個群體是“極樂的一代”。
再燦爛絢麗的煙火,也需要火種來引燃。將《在路上》引燃的那一線火光,是迷人的尼爾·卡薩迪。這個偷車賊、癮君子、英俊的雙性戀、凱魯亞克愛慕的對象,金斯堡為之瘋狂的情人成了垮掉派作家重要的繆斯。他是金斯堡多首詩作的主人公,更是凱魯亞克多部小說裏的人物原型。《達摩流浪者》《科迪的幻象》《荒涼天使》《大瑟爾》裏他是科迪·珀默瑞,《地下人》裏他是勒羅伊,《在路上》裏他是狄恩·莫裏亞蒂。
上世紀40年代末,傑克·凱魯亞克數次穿越美國大陸,多數時候,他的旅伴裏都有兩個快活的瘋子:艾倫·金斯堡和尼爾·卡薩迪。早在1948年,凱魯亞克就根據他們在路上的經曆寫了《在路上》的一個早期版本,但怎麼都覺得文字風格和故事內核不夠契合。1950年的某天,尼爾·卡薩迪寫來一封安非他命般意識流的長信,詳述了他和一個女人的羅曼史。這封被凱魯亞克冠以“自發性寫作”典範的長信,忽然點燃了凱魯亞克重寫《在路上》的熱情,讓他一下子進入了創作的癲狂狀態。那些與卡薩迪一起行走在路上的往事像洪流一樣湧到了麵前,他拋棄初稿,日以繼夜、揮汗如雨地敲擊打字機的鍵盤,20天便寫完全書,猶如查理·帕克進行了一場恣意暢快的即興薩克斯吹奏。但是不要忘記,即興演奏也需要平時樂句的積累。在凱魯亞克數年的旅行生涯中,他總是隨身攜帶著小本子,有空就寫,積累了大量素材。
“可他們兩個在大街小巷上手舞足蹈,像是快活的瘋子,我這輩子都跌跌撞撞地跟在這些吸引我的人身後,因為我就隻喜歡這些癲狂的人,他們癲狂地活、癲狂地說話、癲狂地獲得救贖,渴望一口氣得到一切,他們從不打哈欠,不說爛俗的尋常話,隻是燃燒,燃燒,燃燒,像最漂亮的羅馬焰火筒噴出蛛網般四射的星星,然後你就看到中心有藍光‘嘭’地爆開,每個人都‘喔喔!’大叫……”在描寫他的垮掉派作家友人的同時,他也在試圖創造一種新的文體,展現即興爵士的流動感和自由感。
《在路上》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幾乎就是垮掉派作家群像——卡洛·馬克斯的原型是艾倫·金斯堡、老布爾·李叫作威廉·巴勒斯、薩爾·帕拉蒂斯對應凱魯亞克本人。主角狄恩·莫裏亞蒂則是尼爾·卡薩迪。在凱魯亞克看來,尼爾·卡薩迪的熱情癲狂、玩世不恭、對權威的蔑視以及對快感的追求,最能體現垮掉派作家對體製和主流文化的反叛。盡管眾多評論家依然認為“beat geion”裏的beat是“累垮了”之意,但這個詞語的創造者凱魯亞克卻界定其意為“極樂的”——他認為他們這個群體是“極樂的一代”。
再燦爛絢麗的煙火,也需要火種來引燃。將《在路上》引燃的那一線火光,是迷人的尼爾·卡薩迪。這個偷車賊、癮君子、英俊的雙性戀、凱魯亞克愛慕的對象,金斯堡為之瘋狂的情人成了垮掉派作家重要的繆斯。他是金斯堡多首詩作的主人公,更是凱魯亞克多部小說裏的人物原型。《達摩流浪者》《科迪的幻象》《荒涼天使》《大瑟爾》裏他是科迪·珀默瑞,《地下人》裏他是勒羅伊,《在路上》裏他是狄恩·莫裏亞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