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權力之路 第一百七五章 激烈辯論(1 / 3)

第二卷權力之路 第一百七五章 激烈辯論

“真的?”阿爾薩斯連忙抓住小姑娘那胖乎乎的小手說道:“隻要能夠守住風丘城,你想怎麼樣都行。”

“男人說話可是要算數的哦!我幫你守住風丘城,你可不能忘記現在所說的話。”小姑娘掙脫阿爾薩斯的大手,抬起小小的腳步朝前走去:“你跟我過來!你的手下讓他們回去吧!”

“閣下,小心有詐!”一個衛兵輕聲在阿爾薩斯耳邊小心地提醒道。

“沒關係,她如果想對我不利,剛剛就會做了。你們先回內城,我去去就來。”阿爾薩斯輕拍了拍衛兵的肩膀,大踏步的跟著小姑娘離開了。

“喂,你說一個人的信仰重要,還是活著重要?”小姑娘蹦蹦跳跳地朝前移動著,胖乎乎的小手如花間蝴蝶一般,捉著飄散四處的雪花。

“什麼意思?”阿爾薩斯奇怪地看著小姑娘。

在阿爾薩斯的眼中,小姑娘很有可能是一個神秘民族後人,也許,她的父母就在風丘城內,小姑娘舉止雖然有些奇怪,但是,也沒有超出一個小姑娘應該有的心態。

可是,當小姑娘說出這麼一句話來的時候,阿爾薩斯突然有一種,小姑娘是專門來找自己的念頭。

“你這人真是有趣,你不是一個聖騎士嗎?一個連信仰與生命是什麼意思都不懂的人,竟然還敢說自己是聖騎士,真是好笑!”小姑娘猛地停下腳步,腰間的長劍泛起一道寒光,直取阿爾薩斯的脖頸處。

這次阿爾薩斯沒有躲閃,他靜靜地站立在原地。

小姑娘的劍在阿爾薩斯脖子前停了下來:“聖騎士!嗬嗬,可憐的犧牲品!”小姑娘收回長劍,再次前行。

“你到底是什麼人?”阿爾薩斯皺了皺眉頭,緊趕幾步,攔住了小姑娘的去路。阿爾薩斯憑直覺認為,小姑娘一定了解什麼,尤其是對現在的自己。

“你不是想守住風丘城嗎?如果想守住風丘城,就不要問那麼多問題!”小姑娘冷冷地瞪了阿爾薩斯一眼,小小的腳步再次朝前踏去,不經意地問道:“伊絲貝爾還好嗎?”

當小姑娘提起‘伊絲貝爾’四個字的時候,阿爾薩斯神情一緊,沉沉地看著小姑娘說道:“你到底是什麼人?怎麼會認識貝爾?”

“嗬嗬,你這小男人的問題似乎太多了點!”小姑娘根本無視阿爾薩斯的心態,繼續朝前走去。隻不過,這次,阿爾薩斯沒有再跟上前去。

阿爾薩斯知道,對方是不會回答他這個問題的,他不打算再跟下去了。他需要去找伊絲貝爾,希望能夠從伊絲貝爾的口中得出這些問題的答案。現在的阿爾薩斯,太需要答案了。因為,失去強大的靈魂之火的他,根本無法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現在的他,處在迷茫階段。

“你不要風丘城了?”小姑娘見阿爾薩斯不再跟來,轉過身,好笑地看著阿爾薩斯那削瘦的臉龐。

“我會盡我所能去守護風丘城,盡我所能去找尋答案,現在的我,很需要答案,可是,我也知道,憑我的實力,想要憑自己得到答案,是不太可能的。可我會努力去找答案的。”說完,阿爾薩斯轉過身,就要離開。

“等一下!”小姑娘小小的身體一動,幻現在阿爾薩斯的麵前,上上下下地打量著阿爾薩斯:“去做,而不在乎結果嗎?你知道不知道自己走的路是不是正確呢?萬一你走的是一條與自己信仰相左的道路呢?你想過這個可能性嗎?”

“我無法左右太多的事情,我隻知道自己的初衷是好的,如此,也就夠了。作為一個聖騎士,我失去了苦修得來的聖騎士的靈魂之火,我無法再重新獲得一個聖騎士的靈魂之火,因為我心中的疑問會在我獲得新的聖騎士的靈魂之火時,將它撕成碎片。”說到這裏,阿爾薩斯歎了口氣:“為了信仰而不得不放棄信仰!這也許是你所說的生存與信仰之間的關係吧!”

“你能詳細地解釋一下嗎?”小姑娘走到一個避風的角落裏,坐在一塊沒有被雪浸濕的石階之上,小手捧著自己的小臉,呆呆地看著阿爾薩斯。

“生命是信仰的載體,當生命處在艱難之境時,信仰,可以讓生命堅定地挺立著,可以讓生命走出困境。這個時候,生命與信仰能夠達到完美的統一。

可是,生命與信仰不同,信仰很難受到物質世界的影響,而生命卻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物質世界的影響,又或者說,物質世界,能夠最大限度的影響生命,從而使得生命不得不追求一種以物質為基礎的軌跡。這與信仰是相左的。

因此,生命與信仰產生了最基本的分歧,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這兩種東西很難統一。

有人說,我們可以得到物質之後,然後再去追求精神,因為隻有在吃飽飯之後,我們才有心情去想著精神。

這句話,看似很正確,可是,我們很多人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永遠是吃不飽的。當我們為了一個饅頭,一碗米飯而乞討的時候,我們最想要的就是一個饅頭,一碗米飯。

可是,當我們得到這些之後,我們很可能會想到一個饅頭裏麵夾著點青菜,一碗米飯上麵有幾根蘿卜。當我們又得到了這些之後,我們可能要的就是饅頭裏麵夾著一塊牛肉了。

物質是不停前行發展的,我們永遠也無法在物質世界裏得到滿足,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迷失在了物質的世界,曾經,我們想的吃飽飯之後再去想信仰,已經成為我們自己嘲笑自己的借口。因此,我們漸漸習慣沒有信仰的生活,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物質前行的世界之中。

而信仰,就如同熾熱陽光之下的那一抹殘雪,雖然那樣的純淨與潔白,可是,卻無法永存,或者說,他隻能是我們靈魂之中的那一抹淨土,隻是我們茶餘飯後的所謂‘談資’了。

信仰,永遠是生命得不到物質滿足時,自我淨化的一個夢境。在這個夢境之中,生命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現實物質生活基礎,生命隻需要在信仰的指引之下前行,到達一個信仰中才會有的生命形態。可是信仰,太過摧殘生命的靈魂與身體,它需要的是生命不停地在煎熬自己的肉體中前行著。這種煎熬,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或者說願意承受的。

因此,便有了為了生存,而放棄信仰這種說法。其根本,就是給自己放棄信仰找到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借口而已。信仰,是與物質世界不相融的一種精神,生命,永遠無法通過物質世界而滿足,所以,需要信仰的存在。可是,生命太過關注於物質世界,而又選擇了放棄信仰。

最終,信仰,便會成為生命本能驅使下的犧牲品,成為一種奢侈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