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精
遺精是一種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排出的生理現象。在夢境中的遺精稱夢遺,無夢而自遺者名滑精。遺精的頻率可以從1~2周一次到4~5周一次不等,均屬正常,若一周內有幾次或一夜幾次遺精就屬於一種病理現象,應及時治療。中醫認為,此現象多由腎虛精關不固、心腎不交或濕熱下注所致。在相關穴位施灸,可滋陰降火、補心益腎,從而改善症狀。
手把手教你艾灸
1.腎俞、命門、氣海、關元、大赫、中極、足三裏、太溪、三陰交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順序施灸。先把新鮮的生薑切成厚約0.3厘米的薄片,用針在薑片上紮數個小孔,然後讓患者取合適體位,把薑片放置在要灸的穴位上。
2.中艾炷放置在薑片的中央,點燃施灸。若灸治過程中患者感覺疼痛,可把薑片略略抬起旋即放下,反複操作,以緩解疼痛。當艾炷燃盡時更換第2壯。每穴灸3~5壯,每日1次,3次為1個療程。此灸法最適用的症狀為無夢而遺,遺精頻作,甚則不分晝夜,陽動則有精液滑出,腰酸肢冷,頭暈腦脹,神疲乏力,麵色蒼白,或兼陽痿,自汗氣短。
小貼士
遺精患者不要過分緊張,應做好心理調節,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遺精後不要受涼,更不要用冷水清洗,以免寒邪侵入。做到勞逸結合,不熬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消除雜念,少看色情畫報和電影。適當參加體育活動,轉移注意力,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