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類學習能力的精華,都凝結在孩子身上(1 / 3)

那麼我們該怎樣讓自己和孩子做好準備呢?

在這個問題上,我希望父母們不要焦慮。一說到“做準備”,父母們可能就一下子緊張起來,陷入新一輪焦慮。但是這一次,很可能我們焦慮也沒有用。

我們沒有辦法在專業學科和技術能力上提早布局——事實上,提早布局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技術的更新換代和轉向是非常迅速的。即便是未雨綢繆,讓小孩從小學編程,最後的結果也可能像我們小時候學Basic——程序語言那樣,過時的速度是很快的。

我們也沒有辦法使孩子具有危機感或給其施加壓力——危機感和壓力能帶來什麼呢?埋頭刻苦和兢兢業業嗎?前麵說過,隻需埋頭刻苦和兢兢業業的職業,將大量被更刻苦的機器人取代。即使我們把孩子完全逼成考試機器,他們也比不過真機器。

那我們能走向另一極端嗎?走向反智的極端?既然工作都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那我們就回到野外生活,不要再學習了,而是去仰賴天地靈氣,可好?

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反智主義。我們確實需要心靈的成長,但不能做反智主義的逃離。主張遠離科技社會的人說,科技蒙蔽心靈,需要遠離。這樣的說法其實回避了問題的核心。問題的核心是:新科技向我們的心靈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挑戰。這就好比武功高手遇到的問題,菜鳥並不會遇到。如果退回狩獵采集的原始時代,確實會遠離那些挑戰,但那不是心靈的勝利,而是逃避了問題。那有什麼好呢,隻是沾沾自喜而已。人類的認知發展總是向上的,所有問題也都是靠更高層次的認知來解決的。科學是站在更高維度看待世界的眼光。不斷攀登山峰,視野總是會逐漸明朗。反智主義不但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反而會自己給自己蒙上眼罩——從此不可能在更高的山峰俯瞰大千世界。這實際上是一種怯懦的逃避。

人工智能時代,我們能做的,就是站到比人工智能更高的山峰。

智能時代需要的能力

那未來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未來需要的,肯定是三大類能力: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1.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

第一種能力,是圍繞人工智能發展產生的需求。這一能力要求人能理解人工智能,改進或發展人工智能,或者至少能夠與人工智能工具和諧相處,並利用工具做事,正如今天我們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發展自己的事業版圖。

我們首先要知道,與智能世界相處,基礎思維能力仍然是重要的。

任何時代都需要學習。我並不反對按部就班的基礎教育,從小打下語文和數學基礎,這是很好的。智能時代,知識技術更新很快,人們需要的是不斷自我學習的能力,讓自身更新的速度與時代匹配。而自我學習能力,最需要的是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閱讀能力和數學抽象思維不是人類的本能,必須通過係統化教育打好基礎,但我不讚成僵化灌輸的教學法。對語言、數學的理解需要更重視基礎思維,而並非簡單記住解題技巧。學習語文、數學,不是學習背誦和計算,而是要理解語言表達的內涵、抽象思維的邏輯。人工智能程序的基礎仍然是語言概念表達和數學邏輯思維。

那麼我們該怎樣讓自己和孩子做好準備呢?

在這個問題上,我希望父母們不要焦慮。一說到“做準備”,父母們可能就一下子緊張起來,陷入新一輪焦慮。但是這一次,很可能我們焦慮也沒有用。

我們沒有辦法在專業學科和技術能力上提早布局——事實上,提早布局有可能適得其反,因為技術的更新換代和轉向是非常迅速的。即便是未雨綢繆,讓小孩從小學編程,最後的結果也可能像我們小時候學Basic——程序語言那樣,過時的速度是很快的。

我們也沒有辦法使孩子具有危機感或給其施加壓力——危機感和壓力能帶來什麼呢?埋頭刻苦和兢兢業業嗎?前麵說過,隻需埋頭刻苦和兢兢業業的職業,將大量被更刻苦的機器人取代。即使我們把孩子完全逼成考試機器,他們也比不過真機器。

那我們能走向另一極端嗎?走向反智的極端?既然工作都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那我們就回到野外生活,不要再學習了,而是去仰賴天地靈氣,可好?

我非常不喜歡這樣的反智主義。我們確實需要心靈的成長,但不能做反智主義的逃離。主張遠離科技社會的人說,科技蒙蔽心靈,需要遠離。這樣的說法其實回避了問題的核心。問題的核心是:新科技向我們的心靈提出了更高層次的挑戰。這就好比武功高手遇到的問題,菜鳥並不會遇到。如果退回狩獵采集的原始時代,確實會遠離那些挑戰,但那不是心靈的勝利,而是逃避了問題。那有什麼好呢,隻是沾沾自喜而已。人類的認知發展總是向上的,所有問題也都是靠更高層次的認知來解決的。科學是站在更高維度看待世界的眼光。不斷攀登山峰,視野總是會逐漸明朗。反智主義不但不能解決心靈的問題,反而會自己給自己蒙上眼罩——從此不可能在更高的山峰俯瞰大千世界。這實際上是一種怯懦的逃避。

人工智能時代,我們能做的,就是站到比人工智能更高的山峰。

智能時代需要的能力

那未來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未來需要的,肯定是三大類能力: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

1.與人工智能相處的能力

第一種能力,是圍繞人工智能發展產生的需求。這一能力要求人能理解人工智能,改進或發展人工智能,或者至少能夠與人工智能工具和諧相處,並利用工具做事,正如今天我們可以借助移動互聯網發展自己的事業版圖。

我們首先要知道,與智能世界相處,基礎思維能力仍然是重要的。

任何時代都需要學習。我並不反對按部就班的基礎教育,從小打下語文和數學基礎,這是很好的。智能時代,知識技術更新很快,人們需要的是不斷自我學習的能力,讓自身更新的速度與時代匹配。而自我學習能力,最需要的是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閱讀能力和數學抽象思維不是人類的本能,必須通過係統化教育打好基礎,但我不讚成僵化灌輸的教學法。對語言、數學的理解需要更重視基礎思維,而並非簡單記住解題技巧。學習語文、數學,不是學習背誦和計算,而是要理解語言表達的內涵、抽象思維的邏輯。人工智能程序的基礎仍然是語言概念表達和數學邏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