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夜幕降臨的時候,白鵠利走出了洞穴——他是一隻修行的狐狸。

他喜歡夜晚。因為隻有在夜晚,才有他喜歡看的星星,才有他喜歡的微涼的風。

與其說他喜歡這些,還不如說他更喜歡靜寂,更喜歡肅穆。在這座無名的大山裏,千百年來似乎總是如此,歲月根本改變不了它的模樣。

白鵠利抬頭望著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彙成了一條一條的大河。他常常望著那條亮亮的銀河帶發呆——那裏,是如此地神秘,又何其遙遠,又是多麼地令人神往。

白鵠利如人般地盤坐在草地上,任憑微涼的風吹拂著臉龐。他閉上眼睛,似有想,似無想,腦子裏一片虛無。

他感到整個身心都融入了這個世界裏,分不清哪裏是他,哪裏是我。他凝神聚氣,一股熱氣自丹田湧出,直入口中。隱隱約約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從白鵠利的腹中呼之欲出。

他忍不住張開了口,“撲”地一聲,一個大火球自白鵠利口中噴射而出。他欣喜若狂:終於煉丹成功了!他仰起臉,注視著天空,欣賞著這旋轉著的大火球。但當他想用嘴巴接住火球的時候,卻因為吐丹時用力過猛,失了準頭,大火球沒有垂直落下,而是斜著飛將出去,“嘭”地一聲,落在了遠處的草窠裏,霎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白鵠利懊惱不已。他深知是由於自己的修為不夠,心急所致。“欲速則不達”。

他睜開眼睛,望著滿是星星的天空,感到天空是那樣地久遠,那樣地遙不可及。樹林搖曳,發出“唰唰”的聲響。微涼的風吹過他的麵頰,一滴清淚在他的鼻子旁邊無聲地淌了下來。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此時,父母早已經灰飛煙滅,消失在無邊的荒野當中,不知留連在什麼樣的世界裏,留下白鵠利一個人,孤寂地“苟活”在這塵世之中。

他的父母,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饑餓至極,跑到一個農戶家中的雞舍裏,在剛剛拽出兩隻大母雞時,被疾馳而來的老農一鋤頭結果了一個。

白鵠利那時尚小,等了父母一天也沒能等回來。他預感到事情不妙。在第二天夜晚,白鵠利輾轉尋到老農家的時候,看到老農家的土坯牆上,正掛著父母的兩張皮,隻是上麵不再泛著鮮亮的光澤。

白鵠利心內一陣絞痛,幾乎要死過去的樣子。他一聲哀嚎,驚醒了熟睡的老農。老農絕非泛泛之輩,拎著鋤頭凶巴巴地趕了出來。白鵠利“噌”地竄出了院子,肚皮還被籬笆劃了道口子,鮮血滴滴答答地流了下來。

白鵠利絕望地望著父母的皮,傷心欲絕,卻又無可奈何,數聲哀嚎後,悲傷地走了。自此後,白鵠利不再去農家偷雞,父母的死成為他心內一個永遠的痛。

風起了。白鵠利感到餓得慌。他站起身來,向對麵黑黢黢的大山裏走去。除了頭頂密密麻麻的星星發出微弱的光外,四周裏黑乎乎地。

驀地,一隻老鼠從白鵠利身旁跑過。白鵠利哪裏肯放,奮力追了過去。可讓他感到奇怪的是,盡管他耳邊的風呼呼作響,但無論如何也追不上那隻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