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反戈一擊 4.以蘇軍勝利告終
蘇軍打贏了庫爾斯克會戰,預示著蘇軍即將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庫爾斯克會戰是二戰期間最大的會戰,雙方先後投入的交戰兵力達400多萬人、6.9萬多門火炮和迫擊炮、1.3萬多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2萬架飛機。德軍在會戰中投入的兵力占蘇德戰場兵力總數的43%以上。
庫爾斯克會戰持續了50天,德軍損失50多萬人、坦克1500輛、飛機3700多架、火炮3000多門。蘇軍的損失更大,但蘇聯擁有龐大的人力和物力優勢。
斯大林格勒會戰標誌著德軍的沒落,使德軍徹底地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全麵轉入防禦。
庫爾斯克會戰證明:蘇軍不僅能在冬季作戰中取勝,而且能在夏季中取勝,從而粉碎了德國關於蘇軍不能在夏季勝利的謬論。
參加庫爾斯克會戰的20個德軍裝甲師和摩托化師,有7個師被全殲,其餘幾個師均遭到重創。庫爾斯克坦克大戰是世界戰爭史中最大的坦克戰。
德軍在庫爾斯克的慘敗,是蘇聯越來越強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的證明。
希特勒準備庫爾斯克會戰時,把希望寄托在新式坦克和飛機上,他認為德國新式武器比蘇聯裝備優越。然而,希特勒失算了。蘇軍的戰鬥技術裝備,其質量超過了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軍大量投入了坦克和機械化兵團。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兵團是戰役勝利的決定性力量。蘇軍擁有大量坦克師、炮兵師和空軍集團軍,使蘇軍的戰鬥力比1941年提高了很多倍。
在會戰中,10萬多名蘇軍士兵、軍士、軍官和將軍,因作戰勇敢被授予勳章和獎章,180多人榮獲“蘇聯英雄”稱號。很多蘇軍部隊的軍旗上出現了閃閃發光的勳章,132個兵團和部隊榮獲近衛稱號。
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的失敗對德國人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瓦解了德軍的士氣。在德國各地的反法西斯小組數量猛增,德國共產黨廣泛開展地下活動,號召人民推翻希特勒政府。
蘇聯成為反法西斯的決定性力量,其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堅決要求英美盡快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對英美兩國下決心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起到了推動作用。德占區的各國人民增強了戰勝法西斯的信心,在各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許多人參加了鬥爭。
庫爾斯克會戰的失敗使德國削弱了對其他軸心國的影響,並使各軸心國的政治狀況惡化。德國在外交上陷入了孤立,中立國紛紛削減對德國的原料和材料供應。
蘇軍統帥部掌握了德軍的1943年夏季計劃後,利用防禦戰消耗和削弱了德軍,又轉入反攻。蘇軍在庫爾斯克的防禦戰中經受住了考驗。
在會戰中,蘇軍掌握了縱深梯次配置防禦的寶貴經驗,豐富了靈活機動作戰的經驗。
蘇軍統帥部在庫爾斯克附近成功地實施了戰略反攻,解決了從防禦轉入進攻的這一複雜難題。蘇軍統帥部巧妙組織各方麵軍的協同作戰,把預備隊從前線地段調往其他地段。
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軍的火炮達到很高的戰役密度,而且成功地投入了反坦克炮兵預備隊。
蘇軍裝甲和機械化部隊,執行了最複雜的和多樣化的任務。在防禦戰中,蘇軍的特點是進行縱深梯次配置。第2梯隊內往往配置獨立坦克團、自行火炮團、獨立坦克旅,它們是快速預備隊。他們的任務是對突入的德軍發動反攻或堅守防禦陣地,這樣大大提高了蘇軍防線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