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戰鬥的尾聲 4.中途島戰局,島國的“惡夢”
放棄了夜戰的想法之後,山本及其幕僚中的每一個人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仗已經打敗了,但沒有一個參謀人員建議中止作戰。相反地,他們都拚命想方設法要從失敗中撈回一些東西。於是,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補救方法。
但各種方案都不能使山本滿意。黑島和渡邊還被山本訓斥得啞口無言。參謀們已經明顯的看出,山本早就認為局勢已無可挽回。現在除了退卻,向西逃竄外,別無他事可做。因此,他們根據山本的意圖起草了一份關於中止戰鬥,安排會合地點的電文。山本內心十分難過,無可奈何地批準了這份電文。
6月5日2時55分,山本向所屬部隊下達了聯合艦隊第161號作戰命令:
1.撤銷占領中途島的作戰計劃。
2.主力部隊負責集合進攻部隊和機動部隊(“飛龍”號及其護航艦隻除外),並於6月6日上午在北緯33度、東經170度的位置加油。
3.警戒部隊、“飛龍”號及其護航艦隻以及“日進”號也應駛向上述位置。
4.登陸部隊向西行駛,脫離中途島飛機的攻擊範圍。
作出上述決定後,山本的主力部隊就開始向東航行,去與南雲和近藤會合。
當近藤按時到達後,南雲卻仍無蹤影。於是,山本派出“鳳翔”號的一架搜索機去尋找機動部隊的下落。其實,南雲一直與近藤保持著平行航行,並逐漸向指定位置靠攏。
12時零5分,日軍的幾支部隊在山本規定的海域會合。然而,這已不是各艦隊所期待的勝利和歡樂的大會師。日本4艘最精良的航空母艦已不複存在,日方還損失了332架飛機。
更悲慘的損失是2197名技術優秀、富有實戰經驗的作戰人員在戰鬥中喪生。其中:“赤城”號上263人,“飛龍”號上416人,“蒼龍”號上718人,“加賀”號上約800人。
在南雲新的旗艦上,軍官們麵對這種作戰結局,都感到顏麵丟盡,無地自容。
6月9日,戰敗的日本艦隊繼續向西退卻。鉛灰色的天空,雲層低垂。從海上升起的霧氣像幽靈似地盤旋飄忽,彌漫在條條桅杆之間。大海似乎此時也反映了日本艦隊的氣氛,它波濤洶湧,濁浪排空,極不平靜。
旗艦上的山本下令“長良”號向“大和”號靠攏。他要召集艦隊的主要參謀人員到艦上來開會。被召參加會議的人員有草鹿、源田、艦隊書記官大石等。在草鹿等人到來之前,山本已將宇垣、黑島、渡邊、佐佐木和有馬等人召集在一起。
山本知道,“大和”號的退卻,宣告了中途島戰役行動的失敗。
參謀們此時已得出了某些不利於第1航空艦隊及其負責軍官的結論。所以,山本指示這些人不要提出任何批評意見。他斷然下令:“決不許對外人說潛艇部隊和第1航空艦隊要對中途島戰敗負責之類的話。責任在我。”
日軍中途島失利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是山本五十六上將犯了“分散兵力”的兵家大忌。山本不是把參戰的日本部隊集中使用,而是采取了分散兵力的方針,結果各部隊的兵力都比較薄弱。從戰略上看,分散部署在阿留申的兵力是不必要的,因為這支兵力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摧毀那裏的美軍設施和短時間占領北方幾個小島,然後再予放棄。而且分散兵力還不隻限於兵分兩路,在中途島方向作戰的兵力也是分散使用的。
南雲的航空母艦部隊在中途島西北;山本的戰列艦主力在後麵300海裏處;近藤的攻略部隊主力在中途島的南麵或西南;栗田的直接支援部隊同攻略部隊輸送船團則從西南接近中途島。兵力不集中,對陸、海、空作戰都是一種基本戰術弱點。
在中途島,這一弱點給美軍殲滅南雲部隊提供了方便條件。南雲的航空母艦被殲後,日本方麵由於兵力分散而產生的弱點使日軍幾乎完全喪失了戰鬥力。與此相反,美方部隊的部署卻是緊湊有力的。美軍的參戰部隊雖然一分為二,但是兩部分兵力配置的距離並不遠,保持了緊密的戰役戰術聯係,其艦載機完全可以集中攻擊同一個目標。在所有的作戰原則中,“確立明確的作戰目標”是最重要的一條,日軍的問題也出在這一點上。
日軍所設計的中途島作戰,從一開始就是兩種意見爭論不休。山本一方麵計劃攻取中途島環礁,另一方麵又打算誘殲美太平洋艦隊殘部。就連剛剛培養出來的日本海軍少尉也能看出這兩個目標猶如水火,不能相容。更為糟糕的是,在這兩個目標中,日本人還搞錯了重點。在聯合艦隊看來,攻占中途島是首要任務,而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是次要任務。他們正好把兩者的重要性搞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