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安分的散戶(1 / 3)

在對真實的投資者交易數據進行分析之後,研究者發現,無論在國際資本市場或是國內A股市場都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散戶的交易非常頻繁。這裏作者想特別強調的一點是,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中國散戶投資者的交易顯得尤其頻繁。根據研究,美國的散戶在20年前,每年投資的換手率是80%~100%;目前國內散戶投資者在基金投資時的換手率也高達70%~80%。也就是說,當下國內投資者交易基金的頻率趕上了美國投資者在20年前投資股票的交易頻率。事實上,美國散戶投資者的交易頻率在過去20年裏持續大幅度下降。同時,國內散戶的股票投資換手率達到每年500%~600%。在2007年大牛市的時候,甚至達到了每年800%~900%。國內的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募基金,其平均換手率也達到每年400%~500%左右,也就是說,基本上每個季度該基金所持有的所有股票都進行了一次完整的換倉。

散戶的換手率如此之高,背後的原因是其不太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在20世紀90年代初,每個美國散戶投資組合裏平均持有4隻不同的股票。在2010年左右,中國的散戶投資者平均持有3隻不同的股票。如果將所有散戶投資者按照持股個數進行分類,那麼占比最高的散戶群是持有兩隻股票的。而接近30%的散戶投資者平均在任一時間點隻持有一隻股票。這一兩隻股票的反複交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散戶的高換手率。

包括作者在內的很多研究者發現,散戶交易頻率和投資業績之間有一個負向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說,交易越頻繁的投資者,投資業績越差。主要表現有以下兩方麵:

第一,這些交易頻繁的投資者,在扣除交易成本之前,其業績和其他投資者相比,並無任何優勢。

我們利用美國券商的數據,把所有投資者按照交易換手率的高低分成五類:從低到高排序。我們發現高換手率的投資者平均收益要低於低換手率投資者的收益。但是這個差異相對比較小,統計上也不是特別顯著。這一發現表明,交易越頻繁的投資者,未必越有信息優勢,進而獲得更好的收益。

美國曾做過一項很有趣的研究。在美國曾經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通信公司,叫作MCI,公司的股票代碼是MCIC。與此同時,美國資本市場裏有一隻債券型基金(Massmutual Corporate Iors Fund,MCIF),它的股票代碼是MCI。研究者發現,每當MCI通信公司有好消息的時候,基金MCIF就漲價,每當MCI公司有壞消息的時候,MCIF就下跌。而MCIF這隻基金的投資者主要都是散戶,而且債券型基金的漲跌本不應該和MCI公司的消息有任何聯係,因此研究者的結論是,有很多散戶在購買MCIF(股票代碼MCI)的時候,錯誤地以為自己購買的是MCI公司的股票。如此愛屋及烏、錯擺烏龍,原因是散戶對交易缺乏相應的知識和了解。這也是散戶在交易時完全忽略重要的基本麵信息的一個有力例證。

在對真實的投資者交易數據進行分析之後,研究者發現,無論在國際資本市場或是國內A股市場都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散戶的交易非常頻繁。這裏作者想特別強調的一點是,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中國散戶投資者的交易顯得尤其頻繁。根據研究,美國的散戶在20年前,每年投資的換手率是80%~100%;目前國內散戶投資者在基金投資時的換手率也高達70%~80%。也就是說,當下國內投資者交易基金的頻率趕上了美國投資者在20年前投資股票的交易頻率。事實上,美國散戶投資者的交易頻率在過去20年裏持續大幅度下降。同時,國內散戶的股票投資換手率達到每年500%~600%。在2007年大牛市的時候,甚至達到了每年800%~900%。國內的機構投資者,主要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募基金,其平均換手率也達到每年400%~500%左右,也就是說,基本上每個季度該基金所持有的所有股票都進行了一次完整的換倉。

散戶的換手率如此之高,背後的原因是其不太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在20世紀90年代初,每個美國散戶投資組合裏平均持有4隻不同的股票。在2010年左右,中國的散戶投資者平均持有3隻不同的股票。如果將所有散戶投資者按照持股個數進行分類,那麼占比最高的散戶群是持有兩隻股票的。而接近30%的散戶投資者平均在任一時間點隻持有一隻股票。這一兩隻股票的反複交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散戶的高換手率。

包括作者在內的很多研究者發現,散戶交易頻率和投資業績之間有一個負向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說,交易越頻繁的投資者,投資業績越差。主要表現有以下兩方麵:

第一,這些交易頻繁的投資者,在扣除交易成本之前,其業績和其他投資者相比,並無任何優勢。

我們利用美國券商的數據,把所有投資者按照交易換手率的高低分成五類:從低到高排序。我們發現高換手率的投資者平均收益要低於低換手率投資者的收益。但是這個差異相對比較小,統計上也不是特別顯著。這一發現表明,交易越頻繁的投資者,未必越有信息優勢,進而獲得更好的收益。

美國曾做過一項很有趣的研究。在美國曾經有一個規模很大的通信公司,叫作MCI,公司的股票代碼是MCIC。與此同時,美國資本市場裏有一隻債券型基金(Massmutual Corporate Iors Fund,MCIF),它的股票代碼是MCI。研究者發現,每當MCI通信公司有好消息的時候,基金MCIF就漲價,每當MCI公司有壞消息的時候,MCIF就下跌。而MCIF這隻基金的投資者主要都是散戶,而且債券型基金的漲跌本不應該和MCI公司的消息有任何聯係,因此研究者的結論是,有很多散戶在購買MCIF(股票代碼MCI)的時候,錯誤地以為自己購買的是MCI公司的股票。如此愛屋及烏、錯擺烏龍,原因是散戶對交易缺乏相應的知識和了解。這也是散戶在交易時完全忽略重要的基本麵信息的一個有力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