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奇快餐成功的消息傳到美國快餐界之後引起了轟動。1986年,肯德基邀請王大東回到肯德基,出任肯德基遠東地區總裁,主要目標是開發中國市場。
王大東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肯德基遠東地區總部由香港移到新加坡,第二件事是把新加坡的肯德基股權買回50%(當時新加坡的肯德基是授權別人經營的),出發點是開發中國市場。
有人忍不住發問,開發中國市場,總部反而離內地更遠了,是不是有點南轅北轍?王大東當然有最充分的理由:第一,肯德基曾在1970年、1971年到過香港發展,但是失敗了,1980年又進入,也隻開了3家,不成氣候;第二,香港人當時不會說普通話,所以沒有人力資源,而新加坡人說普通話。表麵上是搬得遠了,實際是“遠水樓台先得月”。王大東說:“如果沒有這兩個舉措,肯德基也不會有今天。”在對中國市場的考察中,王大東上書肯德基總部,認為肯德基進入中國的時機成熟了。
此時,肯德基當時的母公司百事可樂在中國的灌裝廠已經獲得初步成功,簡道爾甚至還結識了鄧小平,並參與了美中商會的建立。
1986年,簡道爾率領百事可樂全體董事到訪中國,這在當時的外資企業中前所未有。
王大東很快得到授權,在中國開店。
一次性支付10年的房租
當時的中國,對外開放還受到很多限製,合資往往要求是高新產業或能創外彙,作為第三產業的餐飲業,還沒有引進外資的先例。
不過,“既然有外國人投資,為了服務他們,總要引進一些西式餐飲吧”,肯德基以此說服中國政府;而另一個理由,則是中國的外彙需求。最初的肯德基被定位為服務外國人,據王大東回憶,當時外國人到肯德基消費,必須使用外彙券。
接下來,根據政策規定要尋找合資夥伴。尋找合資夥伴並不順利,考慮到雞肉原料供應,肯德基選定與北京市畜牧局合資,但畜牧局缺乏資金,又找到旅遊局,局長說風險大,沒有做過。王大東請局長派兩個人到天津看看傲奇快餐的紅火勁兒,王大東說:“你的錢放在銀行,利息是5%,我保你5%!”局長被王大東的信心打動了。
手續敲定,之後是選址。王大東找地點找了幾個月,怎麼找也找不好。王大東曾經說,如果純粹以市場為出發點可能會選上海,但是以整個中國為出發點還是北京為首。在經過了反複篩選、多次尋找之後,王大東將目光投向了北京的前門大街,當年那裏是北京客流量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在前門開店,對於整個中國都是一個示範效應。肯德基一開始就已經做好了在全中國推廣的打算。
不過,當時北京市有關部門的想法並不一致,很多言論說肯德基是給外國人吃的,應該讓肯德基開到使館區去。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孫孚淩及輕工業部部長楊波出麵推動,才使肯德基前門選址最終獲批。楊波同時也是百事可樂進入中國時簽訂協議的中方代表。
傲奇快餐成功的消息傳到美國快餐界之後引起了轟動。1986年,肯德基邀請王大東回到肯德基,出任肯德基遠東地區總裁,主要目標是開發中國市場。
王大東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肯德基遠東地區總部由香港移到新加坡,第二件事是把新加坡的肯德基股權買回50%(當時新加坡的肯德基是授權別人經營的),出發點是開發中國市場。
有人忍不住發問,開發中國市場,總部反而離內地更遠了,是不是有點南轅北轍?王大東當然有最充分的理由:第一,肯德基曾在1970年、1971年到過香港發展,但是失敗了,1980年又進入,也隻開了3家,不成氣候;第二,香港人當時不會說普通話,所以沒有人力資源,而新加坡人說普通話。表麵上是搬得遠了,實際是“遠水樓台先得月”。王大東說:“如果沒有這兩個舉措,肯德基也不會有今天。”在對中國市場的考察中,王大東上書肯德基總部,認為肯德基進入中國的時機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