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胡小玫像往常一樣,放了學就往奶奶家裏跑。可是到了奶奶居住的那個院子門前時,發現院子裏不同以往的吵鬧,喧嘩的人聲裏還夾雜著哭聲。她在門口看到爸爸媽媽也來了,而叔叔忙進忙出的不知道在忙什麼。等她進到院子裏時,看到了爸媽紅腫的眼睛。媽媽一看到小玫,立即過來抱住了她,失聲哭道:“小玫,你再也沒有奶奶了!”聽到媽媽這句話,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從心底傳來,小玫不可置信地衝到奶奶的房間裏去——沒有看到奶奶。她驚慌極了,她多麼希望媽媽說的是假話,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媽媽要這樣欺騙自己?可是當她進到大堂,看到那擺在中間的棺材時,才知道一切都是真的。她頓時大哭起來,抱著嬸嬸叫道:“嬸嬸,奶奶怎麼了?上周我來看她,她還好好的,怎麼就沒了呢?嬸嬸,怎麼辦啊?奶奶死了,我沒有奶奶了……我以後該怎麼辦啊……”
小玫家鄉的風俗是人死後3天才能出殯,而這3天裏,死者的家人要守靈。這3天裏,小玫就沒停止過哭鬧,好幾次哭得緩不上氣來。她看到奶奶剪的窗花還貼在窗子上,這讓她怎麼接受得了奶奶的死亡呢?奶奶出殯後,小玫依舊不肯上學,飯也不願意吃,隻要一有人提到奶奶,她的眼淚就忍不住流下來。
爸爸媽媽看到她這個情況很是擔憂,可是孩子卻不願意聽自己說話,怎麼辦才好呢?他們隻得給小玫寫了封信,信裏這樣寫道:“小玫,奶奶的離開,爸爸媽媽也很傷心,可是爸爸媽媽卻知道生活仍然要繼續,我們要更堅強更快樂地活著,奶奶才會開心啊。記得奶奶在世的時候,常誇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堅強而有毅力。難道你想讓奶奶失望嗎?奶奶雖然去世了,可你還擁有回憶啊,好好的生活吧,以此來懷念親愛的奶奶……”正是這封信讓小玫漸漸的好了起來。小玫知道,奶奶一定在天堂裏微笑地看著自己生活,自己絕對不能讓她失望。
人生無常,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經階段,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必須接受親人已經去世的事實,以堅強樂觀的心態去麵對以後的日子。
心靈透視鏡:
如果父母能夠以自己堅強的態度和行為去影響感染孩子,那麼他們也會變得堅強而有韌性,從而努力去擺脫因失去親人而遭受到的挫折,以積極的態度去麵對生活。孩子失去親人的時候,更要明白一個道理:你的親人都是愛你的,會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和你在一起!
這個周末,胡小玫像往常一樣,放了學就往奶奶家裏跑。可是到了奶奶居住的那個院子門前時,發現院子裏不同以往的吵鬧,喧嘩的人聲裏還夾雜著哭聲。她在門口看到爸爸媽媽也來了,而叔叔忙進忙出的不知道在忙什麼。等她進到院子裏時,看到了爸媽紅腫的眼睛。媽媽一看到小玫,立即過來抱住了她,失聲哭道:“小玫,你再也沒有奶奶了!”聽到媽媽這句話,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從心底傳來,小玫不可置信地衝到奶奶的房間裏去——沒有看到奶奶。她驚慌極了,她多麼希望媽媽說的是假話,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媽媽要這樣欺騙自己?可是當她進到大堂,看到那擺在中間的棺材時,才知道一切都是真的。她頓時大哭起來,抱著嬸嬸叫道:“嬸嬸,奶奶怎麼了?上周我來看她,她還好好的,怎麼就沒了呢?嬸嬸,怎麼辦啊?奶奶死了,我沒有奶奶了……我以後該怎麼辦啊……”
小玫家鄉的風俗是人死後3天才能出殯,而這3天裏,死者的家人要守靈。這3天裏,小玫就沒停止過哭鬧,好幾次哭得緩不上氣來。她看到奶奶剪的窗花還貼在窗子上,這讓她怎麼接受得了奶奶的死亡呢?奶奶出殯後,小玫依舊不肯上學,飯也不願意吃,隻要一有人提到奶奶,她的眼淚就忍不住流下來。
爸爸媽媽看到她這個情況很是擔憂,可是孩子卻不願意聽自己說話,怎麼辦才好呢?他們隻得給小玫寫了封信,信裏這樣寫道:“小玫,奶奶的離開,爸爸媽媽也很傷心,可是爸爸媽媽卻知道生活仍然要繼續,我們要更堅強更快樂地活著,奶奶才會開心啊。記得奶奶在世的時候,常誇你是個懂事的孩子,堅強而有毅力。難道你想讓奶奶失望嗎?奶奶雖然去世了,可你還擁有回憶啊,好好的生活吧,以此來懷念親愛的奶奶……”正是這封信讓小玫漸漸的好了起來。小玫知道,奶奶一定在天堂裏微笑地看著自己生活,自己絕對不能讓她失望。
人生無常,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經階段,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必須接受親人已經去世的事實,以堅強樂觀的心態去麵對以後的日子。
心靈透視鏡:
如果父母能夠以自己堅強的態度和行為去影響感染孩子,那麼他們也會變得堅強而有韌性,從而努力去擺脫因失去親人而遭受到的挫折,以積極的態度去麵對生活。孩子失去親人的時候,更要明白一個道理:你的親人都是愛你的,會在你傷心難過的時候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