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嶽飛盡忠報國

嶽飛出生於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一個農民家庭,雖然他小時候因遭水災家境十分貧苦,但在賢惠的母親教育下,嶽飛從小學習兵法,苦練武藝,決心報效國家。母親還將“盡忠報國”四個字,刺在了嶽飛的背上。

金兵占領汴京,擄去徽、欽二帝的時候,嶽飛毅然投軍,憑著一腔報國熱血,與金兵奮勇拚殺,並且主動投奔了堅決抗金的老將軍宗澤。一次,宗澤要他學習兵法中的《陣圖》。嶽飛卻說,打仗時要視戰場千變萬化的實際情況決定對策,不能墨守古人排定的布陣方法。宗澤聽了,不由得連連點頭,認為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好將軍。

嶽飛果然按自己的方法訓練軍隊:他治軍紀律嚴明,要求士兵“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平時訓練一絲不苟,對將士的生活疾苦又關懷備至。因此,他領導的嶽家軍深受百姓擁護,又有極強的戰鬥力。

①幺(yāo)

嶽飛的軍隊在1130年收複建康後,又接連為朝廷立下了許多戰功:他幫助高宗鎮壓了鍾相、楊幺領導的農民起義,又縱橫馳騁,擊潰了金國在中原地區扶植的偽政權劉豫的齊軍,沉重地打擊了支援齊軍的金兵。高宗封他為節度使。這時,嶽飛滿懷激情地寫下了著名的詞《滿江紅》,並上表向宋高宗要求北上收複中原。

然而,高宗卻在奸臣秦檜的迷惑下,不但對嶽飛、韓世忠等將軍的北伐請求置之不理,反而於1139年答應了金國的議和條件:南宋向金國稱臣,每年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金國則歸還河南等地及已死徽宗的靈柩。

1140年,金朝又撕毀和約,大舉向南宋進攻。嶽飛立刻率軍迎戰,在汴京附近的郾城、朱仙鎮一帶與兀術的金兵決戰。兀術使用了他的法寶“鐵浮圖”。這是身披鐵甲的士兵騎在三匹連在一起的馬上衝鋒的作戰陣列。據說從未被打敗過。嶽飛卻教步兵用砍刀專砍馬腿,砍傷一匹,一列“鐵浮圖”便癱瘓了。就這樣,“鐵浮圖”陣列被破。嶽飛又派兒子嶽雲一馬當先,追殺敵人;嶽家軍奮勇向前,各路義軍紛紛配合,將十幾萬金兵徹底擊潰。金軍統帥兀術哀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逃入汴梁再也不敢出來。

內容鏈接

十二道金牌

正當嶽家軍大勝金兵,黃河兩岸人民慶祝勝利、準備繼續北伐時,高宗和宰相秦檜向嶽飛連發十二道金牌,下令班師。嶽飛含淚撤軍,剛剛收複的大片中原土地重新又被金兵占領。大好的抗金形勢再次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