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控製在投資中,尤其是在股市投資中,之所以重要,緣於其反傳統理念的一麵。與債券投資中票息和市價之間所昭示的期望收益率不同,股票投資的期望收益非常隱晦,充斥著投資人的主觀想象。芒格說:“差不多自打我成年後,同齡人中隻有大概5%的人能理解激勵作用的力量,而我一直是其中之一,可是我卻一直低估了這種力量。”股票投資中充滿想象力的“期望收益”,對投資人的激勵效果十分巨大,以至於人們盯緊著收益,而極少去考慮他們的期望能否實現,將輸贏交給了命運女神。所以我們在分析師的報告中,經常看到通篇對投資機會的描述,甚至誇大陳述,而對於風險則是寥寥幾語,結果通常是鏡花水月、黃粱一夢。這是股票投資最致命的誘惑。
而從年輕的巴菲特的合夥公司的投資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他對投資風險的態度和方法。
(1)理性的估值和期望:師承格雷厄姆,巴菲特在對企業的期望收益(即估值)上顯得相當保守和理性,甚至使用清算價值對企業進行估值,與當時市場對於熱門股票和股市的追捧和高溢價估值截然不同。
(2)善用安全邊際:格雷厄姆的另一重要風控手段——安全邊際,也成了巴菲特在合夥公司投資中有力的武器。我們知道,彎道事故的風險會因為車速的不同而不同,錯過航班的風險會因為預留時間的不同而不同,投資時候的風險也會因為價格不同而不同。巴菲特在投資中一定會為自己對企業的判斷和期望預留一定的“犯錯空間”。
(3)集中投資:巴菲特的第三種風控手段是“集中投資”,這與現代金融學所倡導的分散投資顯然不同。年輕時候的巴菲特深知分散投資或許可以化解收益波動或暫時虧損的風險,卻無法化解因判斷失誤而發生永久性虧損的風險,同時還會因為股票數量的增加,期望收益被不斷稀釋。實際上,巴菲特意識到,“如果你真的能找到6家生意不錯的公司,那就是你實現投資多元化所需要的數量”,他也將自己單個股票的投資上限提高到了40%的比例。
(4)耐心:巴菲特打過一個比方,投資可以把錢虧光,但投資的贏利機會卻是源源不斷的,與擊球手相比,投資者幸運的是可以等待全壘打而不會被三振出局。所以,耐心和無限選擇權是他控製風險的又一種優勢。
先腳踏實地,再仰望星空。米勒向我們展示了年輕的巴菲特是如何運用這種“保守”投資理念,創造了至今仍受人仰望的基金業績的。就像芒格常引用的《天路曆程》中的一句話所說,“我的劍,留給能揮舞它的人”。這位偉大的投資家留給我們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中國股市和私募基金不斷摸索前行的道路,讓我們深受啟發。
2018年8月30日
風險控製在投資中,尤其是在股市投資中,之所以重要,緣於其反傳統理念的一麵。與債券投資中票息和市價之間所昭示的期望收益率不同,股票投資的期望收益非常隱晦,充斥著投資人的主觀想象。芒格說:“差不多自打我成年後,同齡人中隻有大概5%的人能理解激勵作用的力量,而我一直是其中之一,可是我卻一直低估了這種力量。”股票投資中充滿想象力的“期望收益”,對投資人的激勵效果十分巨大,以至於人們盯緊著收益,而極少去考慮他們的期望能否實現,將輸贏交給了命運女神。所以我們在分析師的報告中,經常看到通篇對投資機會的描述,甚至誇大陳述,而對於風險則是寥寥幾語,結果通常是鏡花水月、黃粱一夢。這是股票投資最致命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