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珠,我覺得包小皮說的挺對的。作為你來講,確實還是太不成熟了。不過呢,任何人遇到像你家裏這樣的事情都是難以接受的,其實作為我和包小皮來講心裏何嚐又不難受?你師姐我遭遇到的事情難道還少了?
回想我以前是多麼的驕傲啊,那時候我婚姻幸福,而且總希望在事業上有所作為,想不到後來卻遭遇離婚,甚至差點坐牢,現在我不得不放棄自己學了多年的專業,去給一幫殘疾兒童當保姆,你說我夠慘的吧?但是我還不是這樣過來了?
人總得活著啊,而且還要繼續活得精彩才是。阿珠,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佛學院的一名禪師在上課時把一幅中國地圖展開問學生們,這幅圖上的河流有什麼特點啊?學生們回答說,都不是直線,而是彎彎的曲線。禪師又問,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河流為什麼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彎路呢?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有的說,河流走彎路拉長了河流的流程河流也因此能擁有更大的流量,當夏季洪水來臨時河流就不會以水滿為患了。還有的說,由於河流的流程拉長,每個單位河段的流量就相對減少,河水對河床的衝擊力也隨之減弱,這就起到了保護河床的作用。
禪師聽了後說,你們說的這些都對,但在我看來,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彎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彎路是自然界的一種常態,走直路而是一種非常態,因為河流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有些障礙是無法逾越的。
所以它隻有取彎路繞道而行,其實人生也是如此,當人們遇到坎坷、挫折時,也要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種常態,不悲觀失望,不長籲短歎,不停滯不前,把走彎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種形式、另一條途徑,這樣你就可以像那些走彎路的河流一樣。
抵達那遙遠的人生大海。阿珠,你知道這個故事是誰講給我聽的嗎?我告訴你吧,就是你媽媽講給我聽的,就在我從反貪局裏麵出來的時候。哎!可惜的是她自己卻沒有看得開、看得透啊。”
蘇菲剛才的那個故事讓我感到大為震撼。其實很多道理我是懂的,但是要說得那麼透卻做不到。是啊,走彎路才是自然界的一種常態,反而地,走直路卻反倒是一種非常態啊。說得多好!而讓我更加覺得驚訝的是,蘇菲竟然說這個故事是導師講給她聽的。
“你那次出來的時候導師知道?”我問道。
蘇菲點頭:“是。其實她也找了不少的人準備幫我。可能是她朋友告訴她我那天要出來吧,結果還是她親自來接的我。那天,當我從反貪局裏麵出來的時候第一眼就看見了她,你們不知道,當時我就抱著她痛哭了一場。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導師給我講了那個故事。說實話,如果不是她給我講的那個故事的話,我可能早就離開了這個城市了,甚至去出家的可能性都有。哎!其實說到底啊,一個人看別人的事情容易,看得也是那麼的清楚明白,但是看自己的事情的時候卻就糊塗了。導師這個人雖然嘮叨,但是她內心卻很脆弱。哎!”
“她嘮叨是因為她追求完美。”我說:“阿珠,你聽到了沒有?你媽媽那麼追求完美的人卻一直在容忍你曾經的那些幼稚和過錯,你知道她是為什麼嗎?那是因為她覺得你還年輕,還需要經受生活的磨練。”
說到這裏,猛然地,我頓時想起導師那篇罵人的日記來。當時我還有些奇怪:既然導師在最後要給阿珠留下那些遺言,可是為什麼卻不撕掉那篇有損她形象的文字呢?現在看來,她是有意地讓阿珠看到她的缺點啊。或許導師是這樣想的:因為自己的不完美,所以才造成了那樣的結局。說到底,她是期望阿珠變得完美啊。
當然,我的這種猜測也很可能是錯誤的,不過,我覺得自己應該告訴阿珠。於是,我接下來對阿珠說道:“阿珠,我希望你盡快擺脫痛苦,好好去讀一下你媽媽的那本日記,或許你會從那裏麵收獲到不少的東西。”
阿珠依然在抽泣,不過哭聲小了許多,剛才我和蘇菲和她說話的時候其實她是在認真聽的。這時候阿珠低聲地說道:“我不想住在這裏了,也不想回家。我害怕。”
我心裏頓時大喜,因為她的話告訴了我她不會再有輕生之念了。忽然想起父親對我說過的話來:“阿珠,這樣吧,你到我家裏去住,我父母昨天晚上來了,正好你去陪他們幾天。春節也就在我家裏過得了。好不好?”
她不說話。我知道她是同意了,隨即對蘇菲說:“麻煩你去阿珠的科室幫她請下假,就說阿珠春節後去上班。導師的事情今天大家都會知道了的,我想阿珠科室裏麵的人會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