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張幼儀:男權棄婦的依附與自強(1 / 3)

1913年,時任浙江都督府秘書的張公權,在杭州府中學堂視察時被一篇學生作文所吸引。這篇《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的作文,將梁啟超“文字間那種優雅的文白夾雜風格”模仿得惟妙惟肖,書法功底也在常人之上。詢問之下,他得知文章的作者是海寧縣硤石鎮富商徐申如的獨子徐章垿,也就是後來蜚聲中外的徐誌摩。愛才心切的張公權給徐申如寫信,提議將二妹張幼儀許配給徐家公子。徐申如雖然是江浙豪富,開辦有電燈廠、蠶絲廠、布廠、徐裕豐醬園、裕通錢莊等工商企業,但在重文抑商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傳統社會裏,苦於幾代人沒有取得功名,能夠與張家結親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在回信中表示“有幸以張嘉璈之妹為媳”。

張幼儀晚年回憶說:“我婚姻中的不幸,是我這一生的一大秘密。”張家搬離祖宅後經濟上一度比較拮據,從日本學成回國的四哥張公權便和母親商量,要盡早將女兒們嫁出去。張母請來相命婆給14歲的大女兒算命,得到的結論是大女兒要等到25歲方能出閣,否則丈夫會早死,於是家人的期望就落在二女兒張幼儀身上。張幼儀生於1900年,肖鼠。徐誌摩生於舊曆1896年,肖猴。按照算命婆的說法,屬鼠與屬猴不般配,屬狗與屬猴才般配。母親為了把張幼儀盡早嫁出去,便讓算命婆把張幼儀的生年改為屬狗的1898年,然後向徐家宣布這門親事是天作之合。

剛剛13歲的張幼儀,當時正在江蘇都督程德全1912年7月創辦於蘇州的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讀二年級。大他3歲的徐誌摩也隻有16歲。這是一樁典型的由成年家長替未成年男女決定一切的包辦婚姻。

1915年12月5日,雙方家長在硤石商會為16歲的張幼儀和已經年滿18周歲的徐誌摩,操辦了一場極其隆重的半新半舊的婚禮。洞房花燭夜,張幼儀想要告訴徐誌摩,她感謝命運的安排,現在她是徐家的人了,她願意好好地侍奉他們。但是,她所受的傳統教育,不允許女子在這個時候搶先開口;徐誌摩也隻是緊張又不無期待地望著她,一句話都沒有說。那是他們之間沉默的開始。晚年張幼儀告訴張邦梅說:“在中國,女人家是一文不值的。她出生以後,得聽父親的話;結婚以後,得服從丈夫;守寡以後,又得順著兒子。你瞧,女人就是不值錢。這是我要給你上的第一課,這樣你才能了解一切。”


西服與小腳的夫妻婚變

張幼儀3歲那年,母親給她纏足,到了第4天早晨,二哥張君勱再也忍受不了妹妹的尖叫聲,便出麵加以阻止。就這樣,她成了張家第一個天足女子。但是,在徐誌摩眼裏,僅僅擁有天足並不等同於新女性,用張幼儀的話說:“對於我丈夫來說,我兩隻腳可以說是纏過的,因為他認為我思想守舊,又沒有讀過什麼書。”

1913年,時任浙江都督府秘書的張公權,在杭州府中學堂視察時被一篇學生作文所吸引。這篇《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的作文,將梁啟超“文字間那種優雅的文白夾雜風格”模仿得惟妙惟肖,書法功底也在常人之上。詢問之下,他得知文章的作者是海寧縣硤石鎮富商徐申如的獨子徐章垿,也就是後來蜚聲中外的徐誌摩。愛才心切的張公權給徐申如寫信,提議將二妹張幼儀許配給徐家公子。徐申如雖然是江浙豪富,開辦有電燈廠、蠶絲廠、布廠、徐裕豐醬園、裕通錢莊等工商企業,但在重文抑商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傳統社會裏,苦於幾代人沒有取得功名,能夠與張家結親自然是求之不得。他在回信中表示“有幸以張嘉璈之妹為媳”。

張幼儀晚年回憶說:“我婚姻中的不幸,是我這一生的一大秘密。”張家搬離祖宅後經濟上一度比較拮據,從日本學成回國的四哥張公權便和母親商量,要盡早將女兒們嫁出去。張母請來相命婆給14歲的大女兒算命,得到的結論是大女兒要等到25歲方能出閣,否則丈夫會早死,於是家人的期望就落在二女兒張幼儀身上。張幼儀生於1900年,肖鼠。徐誌摩生於舊曆1896年,肖猴。按照算命婆的說法,屬鼠與屬猴不般配,屬狗與屬猴才般配。母親為了把張幼儀盡早嫁出去,便讓算命婆把張幼儀的生年改為屬狗的1898年,然後向徐家宣布這門親事是天作之合。

剛剛13歲的張幼儀,當時正在江蘇都督程德全1912年7月創辦於蘇州的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讀二年級。大他3歲的徐誌摩也隻有16歲。這是一樁典型的由成年家長替未成年男女決定一切的包辦婚姻。

1915年12月5日,雙方家長在硤石商會為16歲的張幼儀和已經年滿18周歲的徐誌摩,操辦了一場極其隆重的半新半舊的婚禮。洞房花燭夜,張幼儀想要告訴徐誌摩,她感謝命運的安排,現在她是徐家的人了,她願意好好地侍奉他們。但是,她所受的傳統教育,不允許女子在這個時候搶先開口;徐誌摩也隻是緊張又不無期待地望著她,一句話都沒有說。那是他們之間沉默的開始。晚年張幼儀告訴張邦梅說:“在中國,女人家是一文不值的。她出生以後,得聽父親的話;結婚以後,得服從丈夫;守寡以後,又得順著兒子。你瞧,女人就是不值錢。這是我要給你上的第一課,這樣你才能了解一切。”


西服與小腳的夫妻婚變

張幼儀3歲那年,母親給她纏足,到了第4天早晨,二哥張君勱再也忍受不了妹妹的尖叫聲,便出麵加以阻止。就這樣,她成了張家第一個天足女子。但是,在徐誌摩眼裏,僅僅擁有天足並不等同於新女性,用張幼儀的話說:“對於我丈夫來說,我兩隻腳可以說是纏過的,因為他認為我思想守舊,又沒有讀過什麼書。”

從小接受嚴謹家教的張幼儀,在很多方麵習慣於三從四德、循規蹈矩:“我就是這樣被教養成人的,要光耀門楣和尊敬長輩。”她的父親是個脾氣暴躁、非常挑剔的人,生氣的時候就會提高嗓門、亂摔東西。“除非爸爸要求,我從不在他麵前出現,而且從不在沒得到他許可以前離開。除非他先開口對我講話,否則我不會在他麵前啟齒。他數落我的時候,我就鞠個躬,謝謝他糾正。我也從不用‘你’來稱呼我父親,譬如我從不說:‘你要不要再來杯茶?’而必得說:‘爸爸要不要再來杯茶?’不過,大半時候,我甚至從來不問爸爸要不要再添茶,我幹脆把茶倒好。能事先料到他的心意,才更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