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活潑好動型,專注力因素好而定
這種類型的孩子喜歡探索,不管走到哪裏都可以嗨翻全場。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們都會專心去做,不會輕易被幹擾。但是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他們寧願懶懶地待在一旁,也不肯投入半分精力。
這種氣質的孩子活潑好動,麵對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遊戲,他們能保持半小時左右的專注力。
了解孩子的先天氣質類型,家長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與生俱來的優勢、劣勢,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培養,更有針對性,也更能發揮孩子的天賦特長,並能有效地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孩子的先天氣質不同,產生的效果也會有很大差別,所以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方法。不過,還是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則。
1.把握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期
前麵我們已經講述了不同年齡的孩子專注力的量化標準,通常來說,2歲孩子的平均專注時間為4~10分鍾,3歲為6~15分鍾,4歲為8~20分鍾,5歲為10~25分鍾。研究發現,0~6歲是孩子專注力形成的關鍵期,家長應該抓住這個時期進行培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從感官注意力開始訓練
對於2歲前的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應該首先從感官訓練著手。這裏所說的感官訓練,主要包括視覺注意力訓練和聽覺注意力訓練。在孩子2歲前,父母可以帶孩子做一些戶外觀察活動,比如,觀察花朵、小草、地上的螞蟻、樹葉上的蝸牛等,並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進行深度觀察,並把自己觀察的結果描述出來。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重視對孩子聽覺注意力的培養。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睡前故事,在講故事的時候讓孩子回答一些與故事有關的問題,這樣的話,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就會格外用心,不知不覺中專注力就得到了提高。
當孩子再大一些,家長還可以對他進行一些綜合感官訓練。比如,讓孩子和你做一樣的運動,這既可以訓練孩子的視覺和聽覺,又可以鍛煉孩子肢體動作的協調性。不過,這種綜合感官訓練的難度不宜過大,如果操之過急,孩子就極易失去信心。
3.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豐富認知、增長技能的一種重要方式。家長應該順應孩子這種愛玩的天性,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對於3歲以下的幼兒,搭積木、拚圖、串珠、找不同等遊戲都是培養孩子專注力不錯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孩子有始有終,做完一個遊戲再進行下一個,想辦法讓孩子關注一件事的時間逐漸延長。
當孩子3歲以後,家長可以逐漸增加遊戲的難度,以此延長孩子專注的時間,提高孩子的快速反應能力。孩子5歲以後,家長還可以和他玩一些抗幹擾類型的遊戲。
由於是以遊戲的方式進行,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因此孩子做遊戲的積極性就會很高。每天堅持玩這種遊戲,孩子的專注力也會有所提高。
5.活潑好動型,專注力因素好而定